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院士之所以能成为院士

(2012-01-05 22:33:54)
标签:

院士

专家

团拜会

右脑

创新

琴棋书画

体音美

记忆型考试

教育

分类: 教育观点
      今天有幸受邀参加2012年湖北省院士专家新春团拜会,受益匪浅,感触良多。不但规格高,省委四大家主要领导全部到了,省委书记李鸿忠简短致辞,然后就是三个小时的演出节目,感动的是90%的节目都是由白发苍苍的院士出演的,一个个吹拉弹唱多才多艺!我认为他们的学术成就与他们的多才多艺密不可分。钱学森问“为什么我们的大学培养不出人才?”其实板子打在大学身上不公平,人才的创新能力早在中小学12年的知识灌输中就被摧残殆尽了。中小学(尤其是小学)本来就是培养学生才艺和习惯的关键期,更是开发学生右脑的关键期。但中小学都在干什么,中小学教师队伍又是什么状况?80年代以来培养了多少有才艺的中小学教师?即使70后的特级教师,有才艺的有多少呢?我能够做出些许成就能以专家的身份受邀请参加今天的盛会,与我文革受到多方面教育(尤其是“开门办学”接触社会实践的教育)直接相关(至少我会琴、棋、唱歌、球类、爱运动、爱劳动、能吃苦、动手能力强,这些都是文革的教育造就的)。其实在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吸引学生只是一方面,个人才艺特长更是令学生佩服的重要方面!可是现在呢?我校办“行知实验班”从大四师范生招考,270多人报名面试,有才艺特长的不到10人!琴棋书画是开发右脑的,右脑是管运动、空间想象的,是创新的源泉,现在中小学都学点死知识,到大学能培养出“人才”吗?现在这种大学生源就是让钱学森活转来也没有办法培养出“人才”来!
    我不是把板子打在中小学教师身上,完全是当前的知识记忆型考试评价惹的祸,如果把体育、音乐、美术这些开发右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全部列入中考、高考内容,把小创造、小发明列入单独招生,相信不久的将来(不过至少16年以后,中小学12年加上大学4年)大学就有可能培养出“人才”来了,否则,中小学教育再这样搞下去,中国公民再过100年也拿不到诺贝尔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