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的大学教育害了谁?(文/
富河)
人民网5月4日报道:在21岁的大三女生陈蕾跳楼身亡之后,悲戚的父母和学校,一同苦苦寻找其自杀的原因,然而,时至今日,他们依旧无法找到合理的解释,他们发现对这个85后的孩子是如此的一无所知(原文见http://news.163.com/10/0504/00/65Q4D1MD00011229.html)。
看了这则报道,使人对浮躁的大学教育感到羞耻。我国从1999年开始大学扩招以来,在校大学生数直线上升,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化教育。大学教育大众化是好事,但大学教育质量“大众化”就不是好事了!
大学扩招以后,由于政府不管投入,各大学各显神通,大扩招、大贷款、大建校,由于要还贷款,要保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大学教育已经变质为浮躁的“圈钱运动”了。学生数不断膨胀,教师数量并没有随着学生数的增长比例增长。正规大学一些关键岗位——如“辅导员、班主任”是由临聘人员担任,曾经在某高校发生过“辅导员”转走学生2万多补贴款事件,有些“独立学院”根本没有自己的专门师资队伍!都是东拼西凑的临聘教师在那里混“课时费”。
报道中跳楼自杀的陈蕾是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大三学生,陈蕾的辅导员,还是一个在校研究生,平时除了要完成自己的学业,显然没有更多的时间了解学生的一举一动。陈蕾曾对妈妈说,辅导员一个人带
300多个学生,估计连她是谁也不知道。这样的“辅导员”能“辅导”学生吗?像北京科技大学这样的国家一类大学都是这样看待辅导员职位,其他大学可想而知。
现在大学只管招生“圈钱”,不管学生学习质量和生活质量,不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怎能办好大学教育?这样的大学教育害了多少学生?这样的大学教育不仅毁灭了学生对大学的向往之心,直接导致学生的心理落差;低质量的大学教育导致大学生就业难,使学生感觉不到生活的希望;尤其是困难家庭学生,他们几年大学生活花费了家庭几万元的投入,到毕业连个工作也找不到,不但不能回馈家庭,连自己的生存都无法保障,他们能不绝望吗?
该文还报道:北京科技大学近年来发生了多起轰动社会的治安案件:去年该校一名延期毕业的大学生,抢劫校内银行;今年,一对在校女学生之间,发生了凶杀事件。此外,2007年,在陈蕾自杀的同样楼层、同样地点,一名男生跳楼自杀。陈蕾自杀之前,2月7日,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一名男硕士从学生宿舍跳下死亡;3月28日,中国矿大机械学院毕业生肖某,也选择从北科大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大楼跳下死亡。
大学生自杀事件近年来频繁出现。2008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就发生63宗大学生自杀事件,其中北京、上海各23宗。2009年,学生自杀趋势有增无减,仅上半年,北京就有14名大学生自杀身亡,这一年年尾,上海海事大学女研究生杨元元之死一时成为新闻焦点。
这些事件的发生,难道与浮躁的大学只顾“圈钱”不顾“教育”没有一点关系吗???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1/19/19904746BC28D98CCE6A0E7397FA3C54.jpg
陈蕾的父母向记者展示孩子生前的照片,据孩子父母介绍, 陈蕾是一个品学兼优,热情开朗的孩子。摄影_刘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