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规划纲要应该把农村教育列为专章

(2010-03-01 09:47:48)
标签:

纲要

教育规划

农村教育

建议

义务教育

人口素质

落后农村

教育

分类: 时评

教育规划纲要应该把农村教育列为专章(《纲要》建议之一)(文/富河)

盼了长达18个月的时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纲要》)终于撩开面纱公之于众了,并广泛征求意见,这是关系教育未来10年发展的一件大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认真关注,以教育工作者的良心把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表达出来。

昨晚认真研读完《纲要》,心中不免有点失落,为什么呢,尽管 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做了大量的工作,开了多次座谈会,前后数易其稿,写出了2万6仟5佰多字的征求意见稿,但在这2万多字中,“农村教育”词组仅仅出现可怜的1次,“农村”也仅出现41次,而且多与农村教育无关。我认为这是《纲要》的重大缺陷,是《纲要》编写组没有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精神。十七届三中全会早就明确指出:“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纲要》提出到2020年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的行列,也就是“两基本一进入”。试问:没有农村教育现代化,如何实现教育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学习型社会,怎能形成学习型社会??没有农村的人力资源,如何进入人力资源强国的行列???

党的十六大以来,发展的战略重点已经转向农村,转向农村教育。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十七届三中全会决议《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全党必须深刻认识到,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强调要“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完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儿童、留守儿童特别是女童平等就学、完成学业,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大力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增强高校为农输送人才和服务能力,办好涉农学科专业,鼓励人才到农村第一线工作,对到农村履行服务期的毕业生代偿学费和助学贷款,在研究生招录和教师选聘时优先。保障和改善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健全农村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提高教师素质。健全城乡教师交流机制,继续选派城市教师下乡支教。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加强远程教育,及时把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农村。”

所以,《纲要》制定者必须提高政策水平,认真学习16大以来党的方针政策,在《纲要》中充分体现党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具体要求,尤其是对农村教育发展的要求,应该把农村教育列为《纲要》的专章来论述。

因为,我国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和谐社会的实现,取决于8亿农村人口素质的整体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才有可能实现《纲要》提出的“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20字方针;才有可能达成“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的行列”的战略目标。否则,就有可能重蹈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教育投入到2000年占GDP的4%”而至今尚未实现的覆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