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被就业女士精英教育毕业生大学生就业中国杂谈 |
分类: 杂谈 |
2009年中国内地有610万的应届毕业生将走向就业市场,而与此相对的是中国的经济形势持续的不景气,萎靡的就业市场很难承载庞大的就业大军。
教育部日前在一新闻通气会上称,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8%,截至7月1日,已有415万大学生找到了工作,比去年同期增加44万人;并称在金融危机之下,能够获得此成绩“实属不易”。民众直斥这是“弥天大谎”。
不管这个数字水分有多少,“被就业”的大学生肯定有!请看媒体的报道:安徽淮南一大学生说,“我是一名应届毕业生,在离校时,我们每个人都要向学校交一份单位盖章的就业证明,才能拿到毕业证,‘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已达68%’的数据就是这样得来的。”宁波一学生说:“我没找到工作,老师逼着我签,我找了亲戚公司签了,先交差,自己慢慢找工作。学校奖励了30块。”
一个三年前毕业的大学生说:“我都毕业三年了,还是流浪...06年同班56人毕业,有几个找到正式工作的?有几个用‘国家统计’就业的?40多位在流浪...。”
广东中山一学生说,“我不知道外地高校怎么样,好像广东这边的高校都是这样的,就业率就是拍脑袋拍出来的。”
这些事实都说明,在经济形势持续的不景气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问题。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能靠“被就业”解决,关键要转变就业观念。出现就业难有如下观念影响:
1、读大学包分配思想作怪。中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大学生由过去的包分配转向自主择业,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由于大学毕业生总数大于社会工作岗位需求,有一部分毕业生就不了业是正常的事,国家不可能全包,不必炒作,也不必报假就业数字。
2、不愿从事“劳力者”工作。在精英教育阶段大学毕业生都能得到一只金饭碗,而且一般都是“劳心者”工作,在“劳心者治人”的传统观念影响下,大学生不愿意从事“劳力者”工作,并不是社会真正没有工作可做。
3、有些重要的工作没有被政府承认。现在只认为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私企业工作才算就业,对自主创业、自由职业不做统计,尤其是对家政工作不算工作,当保姆算不算职业?如果算,女大学生毕业结婚当全职太太不请保姆自己干家务活算不算就业,我认为应该算,这是很重要的工作,它为男人干事业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当然男人在家干家务也是一样算就业)
4、对生养教育孩子的工作不算工作。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是人口的再生产再教育!以人为本要以人的早期发展为本!所以我个人认为生养教育孩子是女士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这不是“歧视”妇女,而是提高妇女地位)。孩子不仅是父母的、家庭的,更是国家的未来,在社会劳动力过剩的时候,更应该安排一部分人做这项重要工作。所以我建议国家承认妇女生养教育子女的工作,给每位育儿妇女至少计算三年半(产前半年)的工作,国家给其发工资(建议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计算工龄(有工作单位的三年半后必须为其安排工作岗位),如果承认生养教育孩子的工作是工作,女士就能很好地抚养教育孩子,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岁以前教育好了,就没有现在这么多不良青少年了,既提高了就业率,又培养了良好下一代,一举多得呀!!!
如果转变了上述观念,就业问题就缓解了。
后一篇:能教会学生学习的才是好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