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基金研究著作《基金参谋》连载九:基金不同投资决策效果模拟

(2012-02-23 11:06:28)
标签:

财经

基金业绩

投资决策

杂谈

基金投资决策效果模拟  

 

成熟市场的学术研究和投资实践都表明,优秀基金的业绩很难持续,依据短期业绩进行投资决策的效果不佳。基金投资者普遍关注基金的短期业绩,并且众多的投资者会根据基金的短期业绩进行投资决策,但是国内基金的业绩频频变脸,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投资效果。我们对多种投资决策的模拟表明:

1.整体上,国内基金业绩难于持续;

2.依据基金短期业绩投资的决策效果不佳;

3.依据长期表现一致性强或评级高的策略进行决策,短期内(一年)的业绩也不显著,但在中期内(3年)的业绩比较显著。

基金业绩持续性

   国外的多项研究表明,在某些阶段,基金投资中存在一种“热手”(hot hand)现象,即某一时段业绩好的基金会连续地取得良好的业绩。国外研究通过生存者偏差来解释这一现象,费率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低费率的基金比高费率的基金业绩持续性更好。对国内混合基金2003年至2010年的数据分析表明,总体上国内基金的业绩难以持续。

如果投资者根据当年的业绩来选择基金,在下一年同样能超过平均业绩的可能性不大。遵循Goetzmann Ibbotson(1994)Malkiel(1995)的方法,构建双向表来评估基金业绩的预测能力(表2.9)。在表中,定义成功者(失败者)为在过去的一年中业绩超过(落后)平均值的基金。研究表明,在2003年至2010年,国内基金业绩难以持续,当年业绩好并且在下一年继续表现好的基金所占比例不均衡。在有的年份超过50%,如2003年和2006年的赢家,在下一年度能够继续成为赢家的可能性较大,比例分别达到57.1%60%;在其他的年份,这一比例较小。说明如果投资者根据当年的业绩来选择基金,在下一年同样能取得超过平均业绩的可能性不大,这一“热手”投资策略在国内效果不显著。

相反,那些在当年表现较差、业绩落后于平均回报的基金,在下一年度能够翻身,成为业绩超越平均回报的赢家的可能性也不显著。除了2007年和2008年这一比例超过60%外,在其他的年份,输家在下一年能翻身的可能性都较低(表2.9)。对投资者来说,不能只根据基金一年业绩的好坏来选择基金进行投资,那些业绩较好的基金下一年不能保证有同样的好业绩,同样的,那些业绩落后的基金,在下一年也未必能翻身。投资者不宜以基金的短期业绩(一年)作为投资决策的重点,基金的管理能力、投资风格等因素更为重要。下面模拟不同决策下基金的投资业绩,检验这些决策的有效性。

         2.9:基金业绩持续性不明显

年度

 

下一年

赢家重复

的比例

输家成为

赢家的比例

备注(统计

基金数量)

赢家

输家

2003

赢家

4

3

57.1%

42.9%

14

输家

3

4

2004

赢家

7

9

43.7%

56.3%

32

输家

9

7

2005

赢家

18

15

54.5%

42.4%

66

输家

14

19

2006

赢家

24

16

60%

40%

80

输家

16

24

2007

赢家

16

37

30.2%

66%

106

输家

35

18

2008

赢家

21

41

33.9%

66.1%

124

输家

41

21

2009

赢家

37

33

52.9%

47.1%

140

输家

33

37

数据来源: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  wind

决策一:投资短期排名靠前的基金

投资者普遍根据短期的业绩排名来进行投资决策,但是这样的投资决策效果如何呢?我们模拟投资热门基金的决策效果,统计这些热门基金构成的组合在下一年的总体回报,检验这一决策的有效性。这一决策是指投资者在每年初,从前一年基金的排名中挑选热门的基金,分别投资排名前10、前20和前30的热门基金。例如,在2011年初,投资者购买在2010年排名前10、前20和前30的基金,各年份采取同样的办法。

模拟结果表明,购买上一年绩优的基金在下一年是熊市和震荡市的年份表现较好,而在牛市中表现不好。在2004年、2005年、2008年和2010年的熊市和震荡市场中,投资前一年领先基金的策略是有效的。在这些年份,前一年领先的基金收益都好于沪深300指数的回报,超越幅度都在10-20个百分点(表2.10)。但是这一决策在牛市时就失效了,在2006年、20072009年,前一年领先的基金回报落后于沪深300指数的回报,落后的幅度较大,达到了20-40个百分点左右。国内基金的业绩虽然部分反映了基金的管理能力,但很大程度是由基金的风格与市场决定的。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基金的仓位、行业配置和股票配置等因素决定了基金的不同表现。对于未来的市场走向,投资者很难判断是牛市、熊市还是震荡市,因此,投资上一年排名靠前基金的决策无效。

               2.10:前一年领先基金当年表现与指数的对比         %

 

 

TOP10

TOP20

TOP30

2004

模拟回报

-1.26

-

-

沪深300

-16.30

-

-

2005

模拟回报

3.59

6.20

4.95

沪深300

-7.65

-7.65

-7.65

2006

模拟回报

106.29

107.60

104.84

沪深300

121.02

121.02

121.02

2007

模拟回报

102.52

103.21

102.00

沪深300

161.5

161.55

161.55

2008

模拟回报

-45.03

-44.41

-43.30

沪深300

-65.95

-65.95

-65.95

2009

 

模拟回报

45.92

53.54

50.42

沪深300

96.71

96.71%

96.71

2010

模拟回报

3.63

2.81

2.61

沪深300

-12.51

-12.51

-12.51

       数据来源: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  wind

决策二:投资长期表现一致性强的基金

第二个决策是投资者既考虑基金相对长期的绩效,也考虑在不同市场状态下表现的持续性。用夏普比率(风险调整后收益)作为筛选的指标,夏普比率同时考虑了基金的超额回报及回报的波动性。以在一个三年期中夏普比率为正值的基金为绩优基金,考察这些在短期(一年)和中期(三年)的表现,检验投资者购买这些“表现一致”的基金是否能取得良好的回报。

结果表明,那些历史上“表现一致”的基金,虽然短期内的表现受市场的影响较大,但在中长期业绩好于市场,甚至不受市场走势的影响。在短期内(一年)内,这些“表现一致”的基金在熊市和震荡市的表现好于市场,在牛市中落后于市场(表2.11);而在中长期(三年),这些基金表现远远好于市场,无论市场是怎样的走势(表2.12)。这说明,投资者采用这一决策,短期内的有效性不确定,而在中长期内是有效的。

             2.113年夏普比率为正值的基金在下一年度的表现   %

 

3年夏普比率为正值的基金在下一年度的平均收益

沪深300指数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103.17

108.32

-43.73

56.93

4.29

121.02

161.55

-65.95

96.71

-12.51

              数据来源: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 wind

 

             2.123年夏普比率为正的基金在未来3年期的表现     %

 

3年夏普比率为正值的基金在随后3年度的平均收益

沪深300指数

2003-2005基金

2004-2006基金

2005-2007基金

138.43

82.01

-9.12

96.84

75.19

-41.40

            数据来源: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 wind

决策三:投资评级高的基金

第三种决策考虑那些综合能力评级高的基金,在短期和长期内的表现。上海证券基金评价体系对基金进行综合评级,考虑基金过去三年的选股能力、择时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基金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的这三种能力,具有一定的预测性。以各年三年期综合评级为五星的混合基金构建一个组合,权重相同,考察这一五星组合在短期或中期内能否超越市场。

结果表明,三年综合评级为五星的基金在短期(一年)内的业绩优势并不显著,但是在中长期(三年)内的业绩优势较为显著。在短期(一年)的5个年份中,只在2008年的熊市和2010年的震荡市中超越了市场(表2.13)。在中期(3年),五星组合的业绩在未来的三年都超越了市场,并且不需考虑市场的状态(表2.14)。

         2.133年综合评级为5星的基金在下一年度的表现   %

 

3年综合评级为五星的基金在下一年度的平均收益

沪深300指数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106.48

125.84

-40.54

51.67

3.95

121.02

161.55

-65.95

96.71

-12.51

             数据来源: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 wind

 

            2.143年综合评级为5星的基金在未来3年期的表现       %

 

3年综合评级为五星的基金在随后3年度的平均收益

沪深300指数

2003-2005五星基金

2004-2006五星基金

2005-2007五星基金

140.79

107.51

-8.42

96.84

75.19

-41.40

           数据来源: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 wind

总的来说,在业绩的可持续性方面,国内基金表现出了与海外成熟市场相似的特征,即基金的业绩难于持续。依据基金短期业绩投资的决策效果不佳,依据长期表现一致性强或评级高的基金进行投资,短期内(一年)的业绩也不显著,但在中期内(3年)业绩比较显著。投资者应该放弃根据短期业绩进行投资决策的做法,考察那些在长期内表现出了较好选股、风险控制能力的基金,并且忽略组合短期的业绩波动,进行长期的投资,同时,要关注基金总体的管理能力、投资风格等因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