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苑杂谈》之五十四
普济药膏的止血机理
熊光明
普济药膏系列(包括普济溃疡膏、普济褥疮膏、普济烧伤膏)有一个共同的独特作用,这就是对体表出血性外伤的止血作用。无论是刀锋、玻片等锐器割伤划伤刺伤,或是棍棒石块钝器的击打碰撞伤,摔跌挫擦伤,以及钢丝链条绳索绞窄伤等等,凡是破皮出血的伤口创面(除较大血管断裂涌血,需结扎缝合止血者外),只要敷贴上普济药膏,绷带包扎,都能获得迅速止血的效果。此外,
出血性伤口创面敷贴普济药膏还有极好的抑菌抗炎清污洁创作用。伤处不会感染发炎,有利长皮愈合。即使是被污泥尘灰污染少或残留沙土草屑异物的出血伤口贴上普济药膏后,不仅止血快,还能将伤口内的异物吸附到膏体上,换药时能轻易洁除,具有极好的清污结创作用。
普济药膏是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研制成功的治疗范围最广、疗效最好,且无任何不良反应的外用药膏。经过近四十年的大量临床观察研究,对其止血作用的机理有所认识,介绍如下:
一、
机械压迫性止血
压迫止血是处理外伤出血的常用有效方法,给流血的伤口施以机械性压迫,有利于血管断端收缩封闭,促进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交织凝结止血。但一般常用以凡士林、羊毛脂为基质的西药油、乳膏,或以麻油、蜂蜡为主要成分的中药油膏,因过于柔润软滑,对出血伤口的压力弱,不足以阻住出血点,止血效果差。还有云南白药、消炎粉(磺胺结晶粉)等粉散剂外用药,撒在出血伤处,加以包扎,其止血效果虽优于油膏和乳膏,但此类粉状物体堆积在伤口内,成为异物,换药时不易清除,影响伤口愈合。至于创可贴之类的胶布粘贴剂,因其面积太小,只能用于微小伤口,对稍大的伤口创面,则起不到作用。相比之下,只有普济药膏的压迫性止血作用最优。其奥妙在于普济药膏是一种半固体糊状膏体,其硬度高于各种油膏和乳膏,在敷贴加压包扎伤口创面时,不会挤失,能有效地传来对血管断端的压力,实现压迫性止血作用。同时,由于普济药膏的粘性好,能迅速粘住出血点,使之凝结止血。
二、膨胀栓塞性止血
膨胀栓塞血管断端,这是普济药膏使伤口快速止血的又一特点,当普济膏敷贴粘在出血伤处后,该膏体成分会因包扎的挤压力钻进血管断端,随即膨胀,成为塞子,栓塞出血的动静脉断端,起到快速止血作用。
三、网织凝堵性止血
布网凝堵体表外伤出血点,乃是普济药膏贴治外伤稳定止血项特点。当普济药膏粘贴在流血或渗血的伤口创面后,膏体会析出有效成分,形成网状物粘在伤面,随之与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和血小板凝结,封堵出血点(面),
起到快速稳定止血的作用。同时,此网状物还能将伤处的积血、渗血以及残留的尘灰异物吸附粘住,便于换药时清除,起到清污洁创作用。
上述有关普济药膏对体表外伤的止血机理,仅是已观察认知的层面,可能还有许多未被探明和认识部分,有待进一步研究发现。
2011年11月23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