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苑杂谈》系列之六--闲说《本草纲目》

(2009-12-02 00:17:57)
标签:

医苑杂谈

《本草纲目》

药材

李时珍

健康

分类: 医苑杂谈

《医苑杂谈》之六

闲说《本草纲目》

熊光明

    牛年中央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宋祖英和周杰伦以“英伦配”说唱了一首名叫《本草纲目》的歌,让早已闻名中外的《本草纲目》一书更是家喻户晓。英伦配的歌虽然获了奖,但极少有人听清歌词内容,更没引发对这书的热销。尽管《本草纲目》的名气大,但读过的人却很少,就连中医同行也少有人去认真研读。为了满足读者的好奇心,让我来闲聊一通。

    《本草纲目》(以下简称《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明朝湖北蕲州人,曾当过四川蓬溪县的知县,家境富有。因幼年多病,而立志从医,医术高超,著述颇丰。他呕心沥血三十多年,写成《纲目》一书,死前才完成刊印。死后由其子李建元上表将此书呈献给朝廷,得到万历皇帝的重视,下圣旨旌表。总览全书,给人以下印象:

    一是部头大,字数多,全书约190万字,共52卷,收藏约物1892种,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的;载有药方1万多个,插图1000多幅。

    二是收集广,考证严。该书引据了自上古《神农本草经》至明朝为止,历朝历代各种版本的中药《本草》专著41部,引据了自《黄帝内经》至明朝为止历朝历代各种版本的中医专著361部,还参阅引据了历朝历代的“经、史、子、集”文献著作591部。几乎囊括了自上古至明朝为止所能收集到的所有药书、医书、史书、诗书、文集、农书、和杂书,收集了大量有关医药的资料。可谓是一本中药学全书。

    三是内容多,范围广。全书分为二部分,前半部是中药学总论,记述了中药学的发展史、药理学(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配伍禁忌等)、药效学(百病主治、各病选药、用药方法等),列举了114种病症的选方用药范围。后半部为各论,逐一记载了1892种药物的正名、别名、产地、形状、采收季节、加工炮制、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毒副作用、组成药方、配伍禁忌等。并附有插图,利于鉴别。

    四是重科学,除糟粕。改进了中药材分类,有利于对药材的收集,识别鉴定,加工制剂。在李时珍之前,历代中药典籍对药材的分类,或是依照《神农本草经》按“上、中、下”三品分类,或是按“寒、热、温、凉”四性分类。其分类无任何标准界限,全凭各人的主观臆断。如《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的朱砂(是一种含汞的矿物,主含硫化汞),称其“服之日久不伤人,久服轻身延年”。在此误导下,使许多人中毒丧生。李时珍通过临床观察,深知其谬,于是就在《纲目》一书中,革除了历代本草不科学的分类法,首创按物品种类分类法,他将所有药材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和人”共16部。其中水、火、土、金石为矿物类,草、谷、菜、果、木为植物类,虫、鳞、介、禽、兽、人为动物类,有明显的界限和标准,比较接近现代的物种分类法。同时,李时珍对此前不少本草书记载服食“金丹”(用矿物加热练成,大多含汞、砷、铅等有毒有害成份)可以长生不老,服食黄连、雄黄(含硫化砷)芫花等可以成仙不死的错误论断,鲜明地进行了批判纠正,破除了不少盛行了上千年的迷信。

    以上说了很多有关《纲目》的历史地位和学术价值,但由于历史的局限,该书也有很多不足、错谬、甚至迷信,这也该让读者明白。

    其一,书名不符。该书名《纲目》,理应按药材的类别来定纲目,大类为纲,小类为目,纲举目张,有利于读者阅读、索引、鉴定和理解。但该书却以药的正名为纲,以别名为目,排列分类意义不大,无纲举目张的效果,更与现代生物学按“纲、目、科、属”的科学分类沾不上边。

    其二,普及率低。该书收集物多,资料全,但鱼龙混杂,优劣并存,真正有实用价值的药物不足四分之一,且全混杂在药海中。而对如此巨著,很少有人能细读通读,即便在中医药界,除了搞研究,查资料者外,也少有人翻阅。其普及率很低,远不如李时珍的另一部小书《濒湖脉学》。《濒湖脉学》一书不仅脉理水平高,而且编成口诀,朗朗上口,易读易记,早已成为中医入门必读的启蒙读本。过去中医授业学徒,极少先读《纲目》,一般都是读《药性赋》、《本草歌括》、《汤头歌诀》和《本草备要》。前三书都编成歌诀,易读好记,后一本书选录精良,简明实用,至今仍是中医的工具书。

    其三,实用费力。该书对所载各种药物的的主治功能,用法用量,配伍禁忌等,除载有作者本人的观点论述外,,还广录了历代各家的论述,良莠错杂,让读者眼花缭乱,无所适从,选用费力,使其实用效果大打折扣。

    其四,糟粕不少。该书为了求全,将不少没有药用价值的物品,如头垢、耳垢、齿垢、妇人月水、月经布、洗脚水、古墓中水都作为有特殊疗效的药材选录书中,且断言立春、清明的水是“神水”,寒露、冬至、大寒、腊月的水和立秋日五更天、端午日午时取的井水有特殊药用食用功效。而小满、芒种、白露的水则是毒水,饮之有毒,煎药、酿酒易败坏。此外还用取形比类观点,将兔肉(致胎儿缺唇)、驴肉(致胎儿踢脚)、生姜(致胎儿生多指趾)等列为妇女妊娠的禁忌食物。将瞧见产妇、淹溺列为服药者的禁忌。甚至还将自缢者脚下的土,命名为“人魄”药材,称其有镇心、安神、定惊的功效。将割下男子的阴茎取名为“人势”药材,称将其捣粉兑酒服用,治疮口不愈显效。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书中收载了所谓“人气”一药,称“故老人,虚人与二七少女同寝,借其熏蒸,最为有益,又称让童女往他人的鼻腔,脐眼和阴部吹气能通三田,谓之接补。这些都充满着封建迷信色彩,无任何事实依据,也极少为后世医家所采用。

     总之,《纲目》一书与其说是一部中国古代药物学,不如说是一间丰富的资料库。其中有金玉珠宝,也有迷信糟粕,除有关研究人员和高年资中医药业者外,一般读者阅看此书时必须注意区分正误优劣,采其精华,弃其糟粕,吸取有益的学术成分,使《纲目》一书得到更多更好的实用,为新时代增添新的光采。

-----本博文章,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盗用转载,违者必究!转载请与博主联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