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影响力》社会认同

(2022-05-24 14:37:30)
社会认同原理指出,在判断何为正确时,我们会根据别人的意见行事。

社会认同原理的这一特点,既是它的强项,也是它的主要弱点。和其他影响力武器一样,它为我们判断如何行事提供了一条方便的捷径,与此同时,选择使用这条捷径的人,也很容易遭到沿途伺机出手的牟利者的攻击。

我们对社会认同的反应方式完全是无意识的、条件反射式的,这样一来,偏颇甚至伪造的证据也能愚弄我们。

有一个古老的故事。有个预言:到了一个特定的日子,信奉本教义的人能获得拯救,享受极乐。不过,让信*徒*们感到绝望的是,事实证明,此类预言都是假的。

可是,从历史记录来看,预言落空之后紧接着就会出现一种令人难以理解的情形。大多数时候,信*徒们并不会因为幻想破灭而如鸟兽散,反倒信仰越发坚定。他们顶着普通人的嘲笑,走上街头,公开宣讲他们的教条,他们的狂热也丝毫不曾减退。

有三名社会学家曾假扮成新信*徒,加入某教作调查。

这一年的早些时候,教*主开始收到来自她称为“守护”的信息。当它们预言即将发生一场最终淹没整个世界的特大洪水时,众人一开始非常惊恐,可随后的信息宽慰他们说,凡相信夫人教诲的人,都能幸免。

三名社会学家观察了教众在洪水爆发日到来之前数个星期的准备,注意到他们的行为有两个特别重要的方面。首先,对信仰体系的投入程度极高。因为觉得就要离开即将毁灭的地球了,信徒们采取了一些无法挽回的举措。这些人分外肯定真理掌握在自己手里,在跟所有外在压力对抗的同时,他们对教*义的虔诚信奉也随之深化。

信*徒们行为的第二个重要方面是一种古怪的无所作为。除了不愿劝说别人,他们还想方设法地保密。

午夜过去了,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信徒们呆若木鸡地坐着,面无表情。表面上没有什么变化,后来才知道他们受了沉重的打击。

在一片怀疑的阴云中,信徒们的信心马上就要破碎开来,研究人员却接连目睹了两件不同寻常的事情。第一件事是,夫人的手突然“自动书写”,记下了天上传来的神谕,“小教团,你们独坐了整整一晚,你们散发出的光芒,让上帝拯救了世界,使之免于毁灭。”

教派里的气氛顿时为之一变,信徒们的行为也跟着变了。之后短短几分钟里,夫人就又收到了一段信息,要她将该条神谕公诸于世。她拿起电话,拨打一份报纸的电话。整个小团体都对她的感觉有了共鸣,因为想要迅速而又轰动地把消息传播开来,信徒们把以前严加保密的事情公开了。不光长久以来的保密政策来了个大转弯,教派对转化潜在信徒的态度也完全不同了。

一切的关键就发生在“洪水”之夜的某个时候,所有人都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预言不会实现。奇怪的是,驱使信徒们宣扬其信仰的,并不是先前的确定感,而是一种逐渐扩散的怀疑。他们稍微摸到了点头绪:要是飞碟和洪水的预言根本是错的,那么整个信仰体系恐怕都站不住脚。对蜷缩在基奇客厅里的人们而言,这种很快就要变成现实的前景太恐怖了。

信徒们已经走得太远了。为了自己的信念,他们放弃了太多东西,要是信念破产了,他们也完了。由此而来的耻辱感、经济成本和旁人的嘲弄,都让人承受不起。从他们自己的话里,可以看出坚持信仰是信徒们的关键需求。他们为自己的信仰许下了太多承诺,容不下其他的真相了。

既然唯一可以接受的真理被现实证据彻底否认了,教众们要摆脱困境就只有一条路可走了。它必须为信仰的有效性建立另一种证明形式:社会的认同。

社会认同原理这样说,认为一种想法正确的人越多,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就越会觉得它正确。教派的任务很明确:既然事实证据无法更改,那就只有改变社会证据了。

你能说服别人,自己也必然信服。在人人想法都差不多的地方,没人会想得太多。






《影响力(经典版)》罗伯特·西奥迪尼 | 微信读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