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地活》脑海中的声音
(2022-05-07 12:59:25)如果你花些时间观察脑海中的声音,你会注意到,它永远都不会停止。就算你不理会它,它也会在那里自说自话。
“闭嘴!我想睡觉。你为什么非要说个没完?”很显然,你没法就这样让它闭嘴。要让自己摆脱这种没完没了的唠叨,最好的办法就是从中抽离,客观地看待它。就把这个声音看成一种发声机制吧。不管这个声音在说什么,都没有什么区别,都不重要,因为说到底,它只不过是你脑海中的一个声音罢了。事实上,唯一能让你远离这个声音的方法就是停止辨别它在说什么。你只是那个听到声音的人,是那个注意到它正在说话的人。
假设你正注视着三样东西——一个花盆、一张照片和一本书,然后有人问你:“你是其中的哪一个?”你会说:“一个都不是!我是那个正看着你摆在我面前的东西的人,我是那个观看者。”这就是主体感知各种客体的一种行为。听到脑海里的声音也是如此。这个声音究竟在说什么一点儿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那个意识到它的人,说话的人不是你,你是这个声音的倾听者。
如果你愿意客观地看待自己所有的思想,你会发现它们中的绝大部分都是没有意义的。除了对你,它们对其他人、其他事毫无影响。它们只能让你对现在发生的事、过去发生的事或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感觉好一点或差一点罢了。
内心世界是在你控制下的一种替代性环境,而外部世界却依照其自身的法则运转。问题真正的根源并不是生活本身,而是思想给生活造成的混乱。你的感受其实是你个人对世界的表述,而不是对外部世界未经过滤的直接体验。你的意识所感受到的实际上是你用现实构建的心理模型,而不是现实本身。
现实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真实到难以接受,所以我们会通过大脑缓和一下。如果你不能把世界变成你喜欢的样子,你的内心就会用言语表达、判断、抱怨,然后决定要对它做什么。这会使你觉得自己更有力量。如果你决定不进行内心叙述,而只是有意识地观察世界,你会感觉更加开放,更加坦然。
那个总是在你的内心喋喋不休的“我”永远也不会感到满足,总是在对某样东西感到不满。你永远也摆脱不了层出不穷的问题,除非你能摆脱你内心中总是有着诸多不满的那个部分。
一旦你清楚地看到了自己内心中感到烦恼的部分,你就自问:“看到这一切的是谁?注意到这一内心烦恼的是谁?”问自己这些问题是解决你所有问题的办法。你能看到内心的烦恼,就意味着你与它并非一体,你是“见证者”。从来没有任何人能够通过改变外部事物而真正好起来,总会有下一个问题冒出来。唯一的、真正的解决办法就是占据“见证者意识”的位置,并且彻底改变你的参照系。
要获得真正的内心自由,就必须客观地观察自己的问题,而不是迷失其中。当你的认识变得足够清晰时,你就会认识到,真正的问题在于,你内心中的某个部分几乎可以对任何事物产生不满。要永久性地解决你的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深入你的内心,让似乎总是与现实格格不入的那一部分的你得到解脱。
从根本上说,你并不是独自一人存在于你的内心。你的内心具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层面:一个是你,是觉知,是见证者;另一个则是你所观察到的部分。
“看看这个家伙,它正在摧毁我的生活。我试图过平静而有意义的生活,但却感觉自己正坐在火山口。这家伙随时都可能发神经,拒绝和任何人交流,跟所有事情过不去。我的生活变得一团糟,就是因为这个和我住在一起的家伙非要把所有事情都变成一出闹剧。”当你终于说出这番话时,其实你已经准备好进行真正的自我改造了。一旦你看清了这一切,并且学会不再认同你的心理状态,你就已经准备好解放自己了。
想象一下,另一个人正在讲你脑海中的声音想讲的一切。不可否认,如果让这个声音以某种方式具现为外部世界的某个个体,而且你必须与它形影不离,那么你将一天都坚持不下去。可当你的心理状态不断地说话时,你却从没有让它离开过。几乎不管它在说什么,你都会全神贯注地听。
当你尝试过这些自我观察和觉知的实践后,你会认识到在你的整个人生中只存在一个问题,它几乎是你遇到的所有问题的始作俑者。
如果你想解放自己,首先,你必须足够清醒,能够理解自己的困境。其次,你必须致力于获得内在的自由。为此,你需要坚定地待在见证者的位置上,努力摆脱习惯性思维对你的控制。
一个人内心的成长完全取决于他能否认识到,获得平静和满足的唯一途径就是停止考虑自己。
《清醒地活:超越自我的生命之旅》 微信读书
前一篇:《改变》改变的本质
后一篇:《清醒地活》你就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