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观察:钱荒如期而来
(2013-10-25 15:33:48)
标签:
央行钱荒利率物价 |
钱荒又呈现了,今日SHIBOR一月期的利率达到6.42,上涨102个点,两周期的5.86,上涨98个点,这已经与六月钱荒时的利率不差上下。
利率为什么飙升,表面看是央行在公开市场上没有动作,金融机构很着慌,他们投鼠忌器,生怕又一次上演六月份的钱荒,在这种情况下,大行不再拆出资金,市场资金面突然就紧起来了。
央行为什么没动作,在本周资金利率上涨的情况下,为什么还在正回购,回收资金。这是因为通胀形势,记得笔者在上一篇央行观察中讲到,9月份的物价水平是3.1%,这个数字超乎所有人的预料,尽管主要涨价因素与食品有关,比如蔬菜和猪肉,市场大多数解读为,之所以食品再次涨价,是因为节日因素,因为正好国庆和中秋都在9月,但是央行不会忽略这个数字对货币政策造成的压力。
9月CPI公布后,10月18日,央行相关负责人突然接受媒体的采访,在此次谈话中,央行这样表述:“我们也要看到,近期贷款增速相对还是较快,特别是在外贸顺差继续扩大,外汇大幅流入的情况下,货币信贷扩张的压力仍然较大。”央行还列举了数据:“9月末,M2增长14.2%,比上年末高0.4个百分点。1~9月,社会融资规模为13.9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24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新增7.28万亿元,同比多增5570亿元。”因此,央行认为,“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增长较快。”这两段表述特别值得关注。
我们注意到,在社会融资总额和银行信贷仍然以较大的涨幅上涨的时候,GDP增长的速度却是下降的,这是应该今年9月份物价上涨的一个主要动力。
央行近期突然在银行间市场收紧流动性的主因是物价的上涨,当然还有另一个因素就是9月份外汇占款开始了超常增长,9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为75179.54亿元,较8月份增加1263.62亿元;该增额比8月的数据大幅增加约990亿元,创下今年5月以来新高。
按这个数据,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状况应该不会有大的问题,但是市场心理却担心会出现今年6月的钱荒,导致近期利率超常上涨,这种上涨无形中对央行的正常的货币调控形成压力。
现在我们就知道了,钱荒的始作俑者并非央行,而是贷款的过快增长,那么真正的元凶应该是商业银行们,为什么商业银行们一再地敢冒钱荒的风险呢,大幅扩张资产呢?
这个问题就太明显了,只要放贷,就能挣钱,谁放的贷款越多,谁的钱就挣的多,这是中国银行们目前所面对的选择题。
中国的商业银行最近几年的暴利,在整个世界金融史上绝对是个丑闻:这是在利用其垄断地位吸取实体经济的血液。平安银行刚刚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如果计算拨备前利润,平安银行今年前三季度的利润达到197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第三季度拨备前利润72.03亿元,环比增长6
中国的商业银行不怕风险,他们只管赚钱,风险由政府担着,挣了钱是自己的,这就是预算软约束,这个制度表面上是以银行绑架了政府,其实是绑架了全部纳税人:经济形势好的时候,我挣大钱,大家都好;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你不挣钱,我照样挣大钱。
即使央行来控制我,比如在公开市场上收紧资金,那么我就制造钱荒,让社会上的舆论来压你,说你央行制造钱荒,央行不得不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作为最后贷款人向市场注入资金,缓解钱荒,我商业银行还从中赚大钱。
这是今年六月发生的故事,其中仅仅去年6月的钱荒,就让资金拆出方国有大行获利120亿元,这就是中国目前银行业的监管荒诞剧。
尽管看来问题是出在商业银行的预算软约束,其实还是监管者对商业银行护犊情节,给他们宽阔的利差,让他们占有垄断地位,但最终尾大不掉,反过来要挟监管者,这是监管者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