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交所的错位与不到位

(2013-08-26 22:35:58)

 标签:上交所 光大证券 乌龙指  官方 公正

 

     在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发生后的整整九天后,作为这个A股市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裁判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在市场的广泛质疑声中,终于向媒体就916日那天交易所的表现释疑解惑,当然了,上交所此次也的确是仅仅止于释疑解惑而已,上交所面对媒体记者的提问侃侃而谈,跌水不漏——上交所在此次事件中没有失误和责任,屁股擦得很干净。

   但是我们细读上交所发言人貌似专业的回答,也会发现很多漏洞,仅举一例:根据上交所新闻发言人的回答,916日上午1105分后,上交所市场实时监控系统出现累计涨幅预警的信息,至1107分,监控系统出现此类预警信息数十条。实时监控人员在分析处理时发现,涉及的股票最大买方是光大证券的一个自营账户,随即问询光大证券,要求其报告说明。

    那么我们要问的是,这个报告说明是什么形式的报告说明?是文字形式的,还是书面形式的?有没有具体的格式和内容要求?有没有时间限制?是5分钟内还是10分钟内还是1个小时或者一天或者一个月?对于瞬时万变的交易系统而言,分秒都意味着大量资金的易手,如果对于报告不做以上要求,那么上交所要求光大证券的报告,则毫无意义。而事实上,上交所的发言人也透露,“事实上,直到收盘后,本所才收到光大证券对事件的书面确认函件”。上交所发言人并称:“在当时的情况下,以本所名义做出一个明确的公告,确有难度。”

其实,即使在当时,上交所也没有忘记撇清自己的责任,发言人称,针对市场传言,本所在对交易系统、行情信息系统进行了自查,确认不存在故障后,于1144分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了截至目前为止,上交所系统运行正常的信息。上交所在擦净了自己屁股的同时,忘记了他更重要的职责,比如就在当时,上交所是否也可以发布提示性公告“初步核查是光大证券自营账户交易异常,现正在核查”,中午交易收市后也可以发布如下提示性公告:“1105分至07分,光大证券该自营账户共申报市价买入订单数千笔,单笔申报数量从100股至99.69万股不等,成交超过70亿元。”以上信息都是1144分发出第一个提示性公告时,交易所已经掌握的核心信息,这是必须要让投资者公众知道的。

更为重要的是,上交所在已经明知光大证券账户出现异常交易,是其自营账户系统出现问题的情况下,依然容忍其通过ETF做卖出交易,并在股指期货反手做空,这其实纵容违规者,并进一步牺牲其他投资者的利益。这个行为是一个极端愚蠢的行为,如果不是故意给光大证券进行利益输送,那么这个行为但却把交易所拉下了水,使得问题更加复杂,为此后的事件处置增加了难度。

金融的本质是信用,是基于信用的投资者对风险定价之后的虚拟交易,在这个交易市场上,买卖双方没有见面,交易所通过设定规则,然后大家基于彼此的信任成交,这是市场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这中间最重要的一环是交易所。而投资者之所以都听交易所的,都能遵守交易所规则和指令,本质上不是因为交易所是政府设立的,不是因为交易所更专业,而是相信交易所是一个公正的市场裁判,他的信用背书的是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如果没有以上四点,一个交易所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即使存在,也只能让整个金融交易慢慢萎缩,投资者纷纷用脚投票,一如如今的中国证券市场。

当然,我们说人无完人,交易所也不例外,也有出错的时候,尤其在瞬息万变的的证券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上的交易所,难免慌不择路,出现错误也正常,但是事后诚恳的态度认错的行为,这更是交易所信用的重要补偿。

但是令人失望的是,交易所一再的保持了“官家”的态度,一再的为自己辩解,而不是去主动承担责任,缺乏最起码的诚意。这个“官家”态度源于中国证券市场设立的初衷和文化,交易所并非如欧美国家是市场交易中自发产生,是投资者自己选定的裁判,而是政府的指令设立,他们到目前为止把自己的服务的对象设定为上级政府,而不是广大的投资者,这是中国证券市场的长期的症结所在。

试想,如果一场球赛,你事前知道裁判会偏向某一方,那么作为另一方还有信心参与嘛?这是上交所,包括所有被赋予了中国金融监管职责的机构必须警戒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