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银行间同业业务膨胀蕴涵巨大风险

(2013-06-17 23:52:55)

 

标签:银行  同业业务  流动性  风险

 

    66日到7日在银行间市场突然形成流动性枯竭,直到端午节过后的17日,资金利率才开始出现大幅回落,在银行间市场形成的资金恐慌才算告一段落。

然而至今官方没有一个明确解释,事后又很多解释比如端午资金备付、财政缴款、存款准备金上缴等,还有一种说法是是外汇占款大幅减少,几天之后公布的5月外汇储备大幅降至600多亿美元,证实了这个猜测。但是这种说法也不尽然,去年人民币下跌时期,外汇储备还曾出现过负增长的情况,为何就没有出现流动性如此失血呢?

另外,当日市场盛传两家股份制银行发生拆借巨额违约事件,并影响到其他两家股份制银行,才出现市场利率大幅飙升的情况。相较于其他猜测,这个说法更具有解释性,但是随后两家银行虽然没有通过官方正式澄清,但是其他渠道也进行了否认。

不过从情理上讲,如果发生以上影响市场全局安全的流动性事件,通常央行不会袖手旁观,更何况去年央行已经推出了短期流动性管理工具SLO吗,当然如果央行不出手相救,给相关机构一个教训,也在情理之中。

其实,此类影响面巨大、后果难以预设的金融市场传言是很难证实的,因为一点风吹草动可能改变预期,从而形成羊群效应对金融市场形成毁灭性打击,比如金融危机前的北岩银行和此后贝尔斯登、雷曼兄弟,这些机构对于此前的传言均言之凿凿,矢口否认,但最终我们看到的实情是,不仅仅他们倒掉了,而且引来了影响世界经济进程的华尔街金融风暴。

本文无意于传言的猜测,而是笔者由银行间拆借资金违约的传言想到了最近几年如火山喷发般膨胀的银行同业业务蕴涵着巨大风险,如果这个风险最终要爆发,很有可能也是从银行间市场的违约开始的。

最近两年,由于利率双轨制形成的套利空间、金融机构竞争优势差异、金融分业经营体制下的资金分布不均以及信贷规模调控,我国商业银行的同业业务形成了爆炸式增长,同业业务从本质上属于同业的资金融通,但交易对手并非仅仅是商业银行之间,而是包括信托、证券、基金、保险、租赁、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业务范围包括同业清算、同业存放、同业拆借、买入返售、票据转贴等。

201213家上市银行同业资产规模同比增长36.7%,较生息资产增速高出21.7个百分点;与生息资产之比为12.2%,较上年同期提高近2个百分点。

国有商业银行同业资产同比增长35.6%;股份制商业银行同比增长37.5%,城市商业银行同比增长74.7%。国有商业银行同业资产规模占生息资产的比重为8.5%,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比重为23.8%,同比上升2个百分点;城商行比重为20. 9%,同比上升3.8个百分点。

同业业务规模最大,增速最快者属于股份制银行,其中,兴业银行领跑全行业,媒体报道,去年年中,兴业银行同业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达到39.62%,成为首个同业资产超过贷款资产的银行;

去年三季度,不少上市银行同业资产开始收缩,兴业银行却继续逆势而上,9月末,兴业银行同业负债较年初增加19%,非信贷资产占到全行近三万亿总资产的一半以上,且同业资产超越信贷资产。

然而,同业业务却埋藏着巨大的风险,其主要体现在,银行向其他金融机构拆出的资金大多被投入到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等高风险领域。还有人认为有些银行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把其不良资产变身为影子银行的资产,而使其账面上不致形成较高增速的不良资产。但是一旦这些高风险领域发生资金链断裂,则首先波及的是拆出资金的商业银行。

其次,一些高风险的金融行业风险可能传导到商业银行,最典型的如最近几年信托业的膨胀,其风险控制的手段是刚性兑付,一旦某个项目发生违约,信托公司不能覆盖风险,将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安全。

另外,同业业务还有一个特点是虚增银行的资产规模,银行之间的同业拆借在资产负债表上具有强大的资产扩张能力,从理论上讲,可以无限创造资产,而该资产资本占用少,不受贷存比影响等。有些银行也可以以同业拆借的名义将贷款贷给高风险领域,因为其风险权重低。同业业务的膨胀导致这两年巨额M2在银行间自我生成,在银行间空转,而没有进入实体经济,也是银行业暴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表面上看,对于银行而言,同业业务简直就是免费午餐,但是天下能有免费午餐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