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真的那么重要?
(2012-07-03 00:12:15)
标签:
杂谈 |
但是金融业的第一好像也没有类似金牌的奖励,我也没想出来第一和第二有什么明显的差异。总感觉郭主席的思维中,那种赶超性的思维气息还是很浓的,说白了,形式的意义大于实质的意义,跟时下中国政府官员盲目攀比GDP数据,不注重经济发展质量,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郭主席在演讲中关于如何治理资本市场也说了很多改革措施,其实也是他上台后主抓的,不如退市制度、机构投资者的培养的、长期资金入市、保护投资者利益等等,但是了无新意。
比如他着重指出的要“狠抓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这个问题的确是资本市场的核心,但是中国的上市公司的问题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牵涉面极广的的政治文化问题,根本就不是证监会有所作为之处。从某种意义上讲,本身就不是证监会的份内之事。
公司能否盈利是股东自己的事,公司的治理是否完善也是股东自己的事,自己的公司怎么做,这个完全不需要别人置喙,自己的钱怎么玩,关别人屁事啊。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也与证监会没有关系,那也有各级国资委。比如现在大量的央企,制度制定多年,连像样的董事会都没搞起来,国资委都心有余而力不足,证监会哪能奈何他们啊?
再说了,证监会有什么手段能够改善一个公司的公司治理呢?现在上市的公司就有两千多家,证监会区区几百人上千人,纵使有三头六臂也管不过来这么多上市公司。
所以证监会的定位非常重要,证监会到底是做什么的?能够做什么?一个掌舵人的理念没有市场化,是很危险的。证监会作为一个市场监管者,所能做的就是做好制度建设,然后在职权范围内按照制度去执行,符合制度的就让人家进来,不符合制度的或处罚或退市。其他的都交给市场去做。
从郭树清的讲话中,我根本就没读到证监会能够在上市公司公司治理上最关键的环节,那就是让市场去选择,那些公司治理差的,自然业绩差,自然上不了市,即使上了市,市场也不买账,很快会淘汰出局,能够驾驭市场,是证监会的本事,而不是对某个公司的公司治理去指指点点。这个问题一日不解决,中国资本市场都没有资格说垫底,跟别说世界第一了。
我们从政府官员的表态中能够看到浓浓的政府主导思维,什么都是亲历亲为,这样只能是累死了自己,也只是枉费了一片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