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到悠悠的吴哥感慨之前,我对吴哥的印象并不多,我知道那是柬埔寨吴哥王朝的一个都城遗址;还知道,安吉丽娜·朱莉的电影《古墓丽影》,关于古墓背景的片段,是在那里拍摄的。
看过电影《花样年华》,结尾时,王家卫这样描述吴哥:
那不似人间的建筑,不是神的居所,而是人和神相遇的地方。
然后,梁朝伟对着吴哥窟旁的树洞,诉说他心中的秘密,最后以草封掩。据说从此以后,不会有人,包括他自己,能记起那不堪回首的往事……
于是,小资的爱人们盛传,如果你忘不掉过去,一定要到吴哥窟去把秘密藏在这里。
遗憾的是,我一直没有机会亲身感受一次吴哥的魅力。
不过,看了悠悠同学的感文之后,我还被当地人的生活状态深深触动,寻思着一定找一次机会,也去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
博友们时不时会在我的博文里看到在美国留学的悠悠同学在美国的学习情况,假期回中国支教,她还去了柬埔寨吴哥窟,参加一个实践活动,体验生活,在那里近距离感受了吴哥窟的壮美,同时,还被当地教育的贫寒震撼。下面的内容是悠悠同学发来的,我们一起分享悠悠同学的感想:
高娓娓的新浪微博,点击进入....

悠悠亲述:壮美的吴哥窟
每每有人和我提起柬埔寨或是吴哥窟这几个字的时候,我总会带着无比的向往说:“终有一天我会亲眼见证它的伟大!”
从我七岁的时候在一本图册上偶然看见之后便一直对它念念不忘,去年在我选修的艺术史课上整整一章节对它的描述更是让我心驰神往。
在假期快结束的时候我终于有机会一睹它的雄伟与沧桑。
吴哥窟分为大吴哥和小吴哥,大吴哥最为著名的是巴戎寺。巴戎寺“高棉的微笑”观音石像象征了高棉王国当时的繁荣昌盛。整座寺庙由石料建造,而在那个年代,供奉给神的是石质建筑,皇族住的是木质建筑,寻常百姓住的就是茅草的房屋。

东西方文化在这时候有了交汇,哥特式的尖顶回廊同样在巴戎寺中体现出来。佛塔与尖顶,回廊与回廊,甚至连装饰的小雕塑都能找到相似之处。世界上每一处的文化都是相通的,只是我们没有能静下心来去发现它们罢了。
所有斑斑驳驳的石雕,所有风化掉落的石阶,所有屹立近千年而不倒的神庙都会永远留在我心底,与金字塔,卢克索,斗兽场,圣母院一齐成为我最珍贵的回忆。
每每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回想起这些我去过的地方,它们都是那样的真实,让我有再次身临其境的错觉。
坠落的石块和风化的古寺

从比粒寺顶端俯瞰大地

一重重的回廊

在《古墓丽影》中朱莉跳下的老树根旁合影

当年《古墓丽影》剧组成员休息的酒吧如今游客络绎不绝

贫寒吴哥,孩子们的笑容让人心疼
由于长期的战争,柬埔寨现在还很落后,人们的生活还很贫穷。因为贫穷,许多儿童上不能上学,他们从小就跟着大人学做生意为了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推销商品。许多儿童都会讲与生意有关的简单的英语、法语、华语、韩语、日语等五、六种语言,而且,他们辨别游客国籍的能力很强,一眼就能看出游客是哪个国家的。
在吴哥,几乎每一个景点都有很多孩子向游客推销水果和工艺品,到最小的可能才三、四岁。孩子们火眼金睛一眼就看出那些是中国人,他们会一边摇着手里的东西一边用生硬的汉语说:“一美金!一美金!”或者说“10民币!10民币!”如果你不买,他们就会给你再加上一两样东西,并说:“一美金两个”、
“一美金三个”、“一美金四个”。孩子们在向游客推销商品的同时,也会伸着手说:“糖果!糖果!”游客把随身带的小零食送给他们,他们还会说“谢谢!”

贫困随处可见,路边极少看到像样的民宅。所看到的“家”,几乎都是几根树木作支撑,用棕榈叶作墙的极为简陋的“家”,睡觉不是吊床,就是席地而卧。由于当地的海拔很低,稍一下雨常常就是一片汪洋。

法国姑娘Manon和悠悠他们那个慈善组织的tuk tuk车(当地的摩的)
每天追着悠悠他们的tuk
tuk跑,依依不舍的小朋友(左上),放牛的小孩(右上),还有他们每天要颠簸一个多少时的泥泞小道(下)
美国的高中,每年夏天学校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和其他活动,有慈善性质的,有文化交流类的,也有纯粹的社会实践类的。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去申请,学校会审核,然后做出安排。悠悠申请的是一个慈善交流活动,到柬埔寨吴哥与当地的学校进行交流。
在上课的学前班小朋友
悠悠他们参加的慈善活动,为当地一家学校画壁画
画好了,和小伙伴合影留念吧
和小朋友们在壁画前的合影
孩子们拿到合影的照片都高兴极了
悠悠同学用美国高中发给她的奖学金,给当地居民捐赠的一口水井
悠悠他们的慈善组织捐款为当地居民建造的卫生间
虽然外表看起来不怎么样,但里面可是很豪华的,该有的都有,这在当地,绝对是五星级卫生间
悠悠他们的美国慈善组织为学校捐赠的图书和学习用品
孩子们很高兴
Manon (左), Hayley和悠悠
吴哥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城市?虽说很多朋友都去过,也给我描述过,宏伟壮观、神秘贫穷等等,这些在我没有身临其境之前,都只是一个个的形容词。也许只有真正去过那片土地,才能了解它吧。
一定要找一次机会,去看一看这神秘的吴哥。
谢谢悠悠同学,带我们近距离触摸吴哥。
冒充家长参加美国教会学校的派对式家长会
小留学生眼中真实的美国教会学校
一个赴美小留学生的心里话
小"海归"支教农民工子女学校的特别经历
小留学生到了美国才知道的事情(三)
小留学生到了美国才知道的事情(一)
隆重又热闹的美国高中生毕业典礼
中国留学生中的"撑爹"富二代
美国常春藤大学怎么录取学生?
中国富二代在美国的坑爹表现
中国留学生在海外该怎样保护自己?
外国同学怎么看中国留学生?
中国学生参加美国夏令营学到了什么
美国大学宿舍有没有空调?
获亚裔杰出企业家奖的华人富二代
一位移民美国的中国家长的自白
路边餐馆打工的美国学生们
美国学生“高考”靠什么加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