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读者问:中医给开的汤药里有一味是“饴糖”,去药店抓药时说没有,想回来自己加点白糖,不知道可不可以?
饴糖不是一般的糖,医生开在处方里,绝对不是为了矫正药物的苦味,因为饴糖就是一味药,专门治疗中焦虚寒的,一些慢性胃病,慢性肠炎,慢性肝炎等消化系统的老病号,或者脾胃功能长期不好,吃点凉得就难受,吃多一点就消化不良的,你的中药里很可能就有饴糖。
饴糖是从大麦,米,玉米等多种粮食发酵而来的,里面主要的成分是麦芽糖,所以里面就带有粮食的精华,而且性质是温性的,这点有点像酒。而蔗糖大多是从水果,比如甘蔗,甜菜中提取的,水果的性质偏凉,所以蔗糖的性质也偏凉,对于脾胃虚寒的人,蔗糖就不适合入药的。
别小看饴糖这味药, 中医有个名方叫“小建中汤”,出自西汉名医张仲景之手,也是现在“温胃舒”的基础,里面的饴糖每剂药能用到现在30克的分量,超过了半两,和桂枝、芍药、甘草一起熬出的药汤泛着甜味。
之所以重用饴糖,因为张仲景生活在灵帝后期的大疫流行,彼时朝政日非,村村举衰,户户号泣,那时的民众体质被颠簸的生活消磨,虚寒很常见,张仲景用饴糖,为的是治疗虚损诸疾。很多人到了秋天开始吃膏方,膏方都要用阿胶,鹿角胶,蜂蜜之类的收膏,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或者是孩子,最好用饴糖收膏,增加健脾作用。
饴糖可以到大一点的药店去买,饴糖的样子很好看,淡黄的,像透明的琉璃,而且有粮食的香气,有硬质的和软质的两种,入药时,软质的为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