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闯红灯”开刀须让人心服口服

(2012-10-26 09:22:35)
标签:

石家庄火车站

石家庄交管部门

交通资源

法不责众

治理

杂谈

分类: 说三道四
    石家庄对“中国式闯红灯”开刀,在大路口群体性闯红灯者处罚前三名,在小路口闯红灯的行人全部处以50元以下罚款(法制日报)。对此消息,网络上叫好声一片,但作为在石家庄生活的人,笔者却一点都乐观不起来。
    首先明确的是,无论是群体还是个人,闯红灯是不对的,理应接受处罚。但在此之前,有两个问题需要回答:为什么要闯红灯?接受什么样的处罚?石家庄交管部门给出的答案是:中国式闯红灯源自法不责众心理或者个人素质问题;最好是接受经济处罚。这样的答案有些简单,甚至可以说有推责之嫌。
    石家庄经历了三年大变样和三年上水平等城市规划建设阶段,在交通方面也有巨额投入,比如二环高架桥,新建三环路等。但这些交通资源远远不够,目前石家庄市区常住人口不到300万,但汽车保有量三年内就会破百万。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石家庄对成为一个汽车城市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路越来越宽了,却越来越堵了;人越来越多了,绿灯却越来越难过了。在石家庄很多路口和部分交通干道,直行和右转的汽车川流不息,比如石家庄火车站门前的红绿灯,行人在右转车流里走了一半对面早已变成红灯。换言之,石家庄的交通空间有限,但目前更照顾急剧膨胀的汽车一族,虽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石家庄交管部门治理穿红灯现象的同时,也应该对公众坦承城市交通的不足,并在规划交通空间方面提前听取公众的意见,为走在路上的人留下空间。更何况,罚款、教育、移交派出所等措施的出台,是否有法可依?即便完全没问题,石家庄的警力也远远不够,更何况情理上也无法服众,甚至会被认为为罚款而治理。
    行人和司机并非天然对立的群体,他们之间的怨气接皆因政府治理城市水平过低导致。而罚款、教育、移交派出所都并非创新举措,不过是城市管理者家长式思维下的急救措施和表面功夫。治理“中国式闯红灯”时,政府别总拿出一副家长姿态,还是先审视一下自己应该做的是否做到位了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