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争议“飞天”雕塑美丑是对牛弹琴

(2012-08-15 00:05:20)
标签:

杂谈

分类: 说三道四
    18米高的花堆雕塑“飞天”落户乌鲁木齐了,但“飞天”的形象却引起了争议,很多人认为城市管理者的审美观与市民不一样,“飞天”被丑化了。但雕塑主管部门负责人说,从专业角度来说,“飞天”的人物造型比较饱满,整个比例非常好。因为谁也没见过真的“飞天”,所以最终只能是责任部门和公众都自说自话,争不出高低美丑。(http://news.163.com/12/0814/03/88RAFRRB00014JB6.html
    现在“飞天”雕塑已经立在乌鲁木齐市区了,而且成了一个标志物。这时,公众再怎么议论也没有办法改变雕塑的模样了,除非逼着责任部门将其推倒重建,可这不现实。雕塑主管部门称,“有争议才会有发展,今后我们会继续突破,而在做人物雕塑作品时,我们也会更慎重”。很明显,责任部门听到了公众的议论,但不打算改变。
    但是公众就“飞天”雕塑美丑的争议,确实会给责任部门带来巨大的压力。但这种压力并不能妨碍他们继续修建类似“飞天”雕塑的花堆,当地多个花堆雕塑近期将和大家见面。看起来,他们并没有打算重新审视那些还未面世的雕塑并使其符合公众审美观。所以,公众讨论“飞天”雕塑美丑甚至建议责任部门为其整容,是在对牛弹琴,于事无补。
    因为,公众争议所带来的压力看起来很大,但只能起到隔靴搔痒的作用,能让责任部门回应就不错了,更别说公众期望的暂停或者终止后续多个花堆雕塑。很明显,对“飞天”雕塑争议虽然是公众参与责任部门进行城市治理的一种方式,但是参与时间过晚,参与程度浮于表面,参与方式过于片面,这时,即便市民意见极具建设性甚至能化腐朽为神奇,也已经晚了,因为雕塑已经修好了。
    也就是说,如果公众参与被局限在讨论“飞天”雕塑美丑或者如何修建花堆雕塑等很浅的层面,那么公众意见只能变成责任部门出台政策的“化妆品”,是为了门面好看的点缀物。要想让“飞天”雕塑符合市民乃至一座城市的审美观,公众必须进行深层次的参与,并且要能够对责任部门的方案讨论并修改甚至否决。因此,公众必须找到一个能把市民意见带进城市治理、规划的渠道。
    在城市治理、规划方面,很多地方已经有了初步探索,比如不少城市组成了由各行各业人士参与的“民间智囊”团体,他们平时可以收集市民声音,对专项课题进行调查研究之后将结果提供给责任部门参考,进行城市治理、规划时也需要他们出席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如果有市民代表在规划草案上就看到“飞天”雕塑真容,让责任部门进行修改,就不会出现建好之后再讨论美丑的闹剧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