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征集地沟油检测方法的渠道应常态化制度化

(2011-12-14 21:44:26)
标签:

地沟油

检测

杂谈

分类: 说三道四

公众之所以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担心“地沟油”,是因为它流入了市民餐桌,每一个人都是潜在的受害者。于是,如何分辨“地沟油”就成了公众最迫切关心的事情。前一段时间,卫生部面向公众征集到5种“地沟油”检测方法,但遗憾的是,不大管用。于是,卫生部直属单位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不但自己研究与论证,而且还再次面向公众征集“地沟油”检测方法。此事,引起公众热议。(新京报)

 

卫生部连续两次向公众征集“地沟油”检测方法,每次都引起公众的积极回应。第一次征集,公众建言献策,最后5种检测方法入选,但遗憾的是,5种方法经验证无效。这一次征集,公众在提供新检测办法的同时,也质疑,难道“地沟油”没有办法检测了?毫无疑问,此前“地沟油”检测技术的失败打击了公众情绪。但公众需要包容这种失败,在食用油标准没有质的提高之前,与“地沟油”之间注定是一个此消彼长的斗争过程。

 

5种“地沟油”检测技术失败的背后,却又指明了一条新路——公众参与有助于责任部门解决问题。现在,针对“地沟油”等假冒伪劣产品时,责任部门除了依照法律法规进行打击之外,还可以就检测以及行动等技术问题与观众交流沟通,乃至延请公众积极参与其中。或者说,责任部门并非每一次都能十全十美地完成任务,很多时候确实需要公众助其一臂之力。此时,像卫生部开辟的这种官民沟通渠道多么重要。

 

但是,卫生部就“地沟油”检测办法问计于民的渠道,并不够完善。首先是其属于单项流动模式,公众提供自己认可的检测技术,卫生部负责核实并告知公众结果,导致公众参与度不够。其次,公众参与渠道过于狭窄,公众无法了解包括检测方法在内的整体运作。再次,公众参与的时间过于靠后,无法从一开始就参与其中,有可能盲人摸象。更重要的是,一旦“地沟油”检测技术被攻克,这个渠道被关闭的可能性很大,直到下一个技术难题出现。

 

卫生部征集“地沟油”检测技术,是一个好的开始,也为其他部委带了一个好头,提醒他们在遇到难题时应该及时打开公众参与渠道问计于民。此前,每次有政策征集民意时,公众的参与热情都是超乎想象的。这也就要求政策制定者将公众参与渠道从技术层面向政治层面拓宽。目前政策征集民意,其渠道远不如此次卫生部开拓的渠道宽广。故此,无论是政策制定者还是公众,应达成开辟并拓宽参与渠道的共识。

 

一旦共识达成,政策制定者就可以考虑将这些渠道常态化、制度化,并用政策手段将公众参与渠道前置,不要总是等到有了问题时才想起公众的智慧与力量。以后,公众不但要参与解决问题,甚至还要参与政策制定以及未来规划等。常态化、制度化的公众参与渠道会帮助责任部门与公众自己解决很多问题,比如“地沟油”检测的技术问题,迟早都会得到有效地解决。

 

尽管“地沟油”检测技术暂时失败了,但为了吸引公众参与而设置的渠道,价值更大。希望公众与责任部门能达成共识,至少留着它,成为一个典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