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众不需要北京环保局出面说教

(2011-11-02 19:06:50)
标签:

杂谈

分类: 说三道四

北京市环保局官方监测的空气质量数据与美国大使馆的监测数据有出入?此事在网络上引起公众热议。北京市环保局反应也很快,环保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杜少中在微访谈直面网友质疑,并坦承北京的空气质量“自己与自己比有进步,但需继续努力,减少污染物排放”,并称坚持自己的标准,“不是看哪个大使馆在干什么”。(北京晨报)

 

通过微博访谈,公众对北京市环保局与美国大使馆监测数据为何有出入有了了解:一是二者所使用的监测标准是不一样的,美国大使馆的更高一些;二是北京市环保局在全市设点监测,其公布的数据代表北京市全是的整体水平,而美国大使馆只是监测大使馆附近的空气。由此看来,双方的监测数据尽管不一样,但二者确实也不具有可比性。

 

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差异虽然可以解释,但是公众却要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空气中,在这方面,公众最有发言权。公众之所以质疑北京市环保局的监测数据,就是因为公众认为现有的空气质量不像北京市环保局说得那么好。这时候,责任部门应该听取公众意见,借鉴美国大使馆测检测标准,而非小肚鸡肠、拐弯抹角地讥讽。

 

而且,北京市环保局通过微博访谈回应公众质疑,其目的是进行危机公关。这时候,新闻发言人应该首先让公众理解自己的发言意图,而非把一个数据问题上升到政治层面,并称标准的改变依靠自己的需要,“而不是看哪个大使馆在干什么”。如此一来,公众对现有监测标准的质疑就会因为种种原因而得不到任何回应。

 

北京市环保局似乎忘了,满口美国大使馆怎么样,公众不应该怎么样,我们的工作怎么样,这样说教味甚浓的访谈,由于缺乏公众的关心与回应,而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而在微博访谈这种新形式的公关背后,隐藏着的却是责任部门的陈旧思维——用树敌的方式来转移公众对自己质疑的注意力,似乎这样就能说服公众并撇清自己的责任了。

 

公众不需要看美国大使馆的“眼色”,同样也不需要北京市环保局出面说教。公众需要的就是翔实的数据,并且能依靠此数据得出真相,明辨是非。如果责任部门做不到这一点,再多的眼色和脸色,也都掩盖不住公众内心积聚的越来越多的质疑。而一个得不到公众积极回应的危机公关,也只能徒具形式,毫无意义,让人伤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