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中午,鹿泉市铜冶镇耿老太的儿子胡力(化名)突然精神病发作,将她打得鲜血直流。胡力在被警方带走之后,又在派出所内砸了一番,派出所警察说拿他没办法,砸就砸吧。另据村民称,村里很多人都挨过胡力的打。此前,胡力已经被铁链加身锁了两年多。(河北青年报21日报道)
据报道,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在1亿人以上,其中重性精神病患人数已超过1600万。像胡力这样间歇性发作的精神疾病患者,如何避免他们伤害公众以及保障他们自己的合法权益?最根本的办法莫过于立法,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草案)》已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好消息。
尽管为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精神卫生方面的立法才是治本之策,但在精神卫生法(草案)最后通过之前,责任部门和公众不能干等着,公众以及像胡力这样的精神疾病患者等不起。而且法律出台后并不一定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为保障精神疾病患者权益的理念灌输给公众也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
故此,应该立即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社会层面的关怀。如何利用现有的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措施解决他们面临的难题?如何为精神卫生法出台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一点,责任部门和公众都应该思考。现在为精神病患者所制定的各种措施,等国家层面的法律出台之后,可以按照其要求进行重新规范。
责任部门和公众现在能做什么呢?最主要的有三个方面,一是要让大家了解精神疾病,进行精神疾病知识的宣传;二是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三是利用调查数据来建立一个完整的社会预防和服务机制。比如设立救助精神疾病患者和受害者的基金,还可以像黑龙江那样由财政出钱,基层医疗免费管护精神疾病重病患者。
俗话说,不怕慢就怕站。针对精神疾病患者,责任部门和公众一点一滴的努力,都会和即将出台的精神卫生法形成良性互动。现在努力几何,将来效果就会有几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