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组阁”的一把手谁来监督?

(2010-12-09 13:35:46)
标签:

元谋县

副职

监督

任命

制约

杂谈

分类: 说三道四

  云南元谋县试点基层一把手自选副职组建领导班子,打破上级指定任命模式。试点后,基层领导认为得到正面效应。但因领导频繁调任,难以维持政策延续性,看不到实际效果。(新京报12月9日)

  云南元谋县试点基层一把手自选副职“组阁”,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现有的基层干部任命模式。就像媒体报道中说,一把手带着自己挑选的副职,能更好地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比如“县城建设确定了48亩的拆迁任务,原班子一两年没完成”,新班子组建后提前完成了。

  也就是说,一把手“组阁”之后,基层领导干部更有效率了。但是我们设想一下,一旦因为基于这种效率,一把手得到上级组织的认可,要升迁或者调走,那么,他选的副职怎么办?其实都处于待岗状态,因为新来的主政者也会选择自己“组阁”,照常理不会原班人马全部留任。

  而且,元谋县试点的一把手组阁,所谓的效率更多地是针对上级下达的任务。也就是说,现有的一把手组阁形式,很大程度上是对只对上级负责。一把手本人只接受上级的监督和制约。更重要的是,依照一把手组阁的办法,副职并没有任何办法来监督制约一把手。而缺少制约的权力,发挥的作用是好是坏,只能依靠一把手自己自我监督了。

  关于基层干部任命的改革,此前已经有不少试点,比如基层干部直选。也就是说,让群众直接选举基层领导干部,这样的话,基层领导干部除了在组织上接受上级的监督,接受同级乃至副职的监督,也会在各方面接受选举他的群众的监督。元谋县的“组阁”形式更多地是基层一把手集权,恰恰与此相反。

  对于公众来说,关进笼子接受制约的权力才让人放心;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有执行力的班子才有效率。而基层领导干部任命制度的改革,最终偏向哪一方,最终还是要看民意与权力的博弈结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