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伦悲剧彰显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缺失

(2010-03-03 15:29:10)
标签:

社会救助体系

人伦

父女

孙丹平

河北青年报

杂谈

分类: 说三道四

    连日来,网上一篇“行唐坚强女大学生照顾病父面临学业中断”的帖子揪起了网友的心。帖子中,女大学生孙丹平和74岁老父亲孙荣休相扶相依的情景让无数人流下眼泪。为让女儿安心学习,倔强的父亲坚持让女儿返校。不幸的是元宵节夜晚,老人因病去世。(河北青年报)

    父女俩相依为命,为了改变命运努力打拼,再加上有好心人帮助,可这一切还是阻挡不了父亲病情加重以至于最后去世的悲剧。正在上大学的女儿孙丹平,除了失去最心爱的父亲,还有一个贫寒、温暖并且可以依靠的家。她的悲惨遭遇也是目前农村中贫困家庭的一个缩影,彰显出在农村缺乏有效运行的社会救助体系。

    父女俩的遭遇,是一出底层民众所遭受的悲情的人伦悲剧。父女俩的自强不息,是一种自我救助形式,只是就算有好心人相助,本质上也是个体在对抗命运的磨难,很难成功。这里,我们没有看到农村中系统的、成规模的救助体系发挥作用。而孙家父女的遭遇也仅仅是农村中的个例,那么可以想见农村需要运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迫切性。

    好心人的行为,也是个体对个体的帮助,是建立在个体对道德进行自我约束和要求基础上的。我们在赞美他们行为的同时,也要看到这种善行的缺陷,那就是道德不具有任何约束力。所以这种帮助随意性很大,会随着事情的发展而发生不可测的变化,很难做到自始至终的救助帮扶。另外就是,个体对个体的长期救助甚至有可能给双方的生活带来其他困扰。

    基于以上理由,我们更期盼的是整个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整体有效运行。在政府救助制度发挥作用的同时,积极鼓励民间救助组织的发展,并且纳入个人救助,形成一个立体的救助体系。如果孙家父女能够在这样的一个救助体系下努力改变命运,也许不会是现在这样亲人阴阳两隔的人伦悲剧。为了避免下一个悲剧的发生,请从现在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