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名男子因涉嫌盗窃被关押在武义县看守所期间死亡。死者家属表示,曾发现死者尸体的鼻孔和嘴里有大量淤血流出。武义县警方称,目前未发现死者生前遭受虐待体罚。死者可能是睡觉时由于心脏骤停死亡的。死者家属提出尸检录像的要求被检方以不符合程序为由拒绝。(3月4日今日早报)
把去年以来关于看守所的新闻汇总一下,我们会发现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事实,在某些地方,犯罪嫌疑人进了看守所,就好比死刑犯被押在刑场上,死是随时可能的事。而且死刑犯还知道自己是因为作恶多端才被宣判剥夺性命的,这些看守所的犯罪嫌疑人死的有点憋屈,因为罪不至死。而且死得不明不白,不光喝开水能死,现在连睡觉也能死。
为什么看守所总是死人?为什么事后给出的理由总是那么无厘头?现在看起来,这已经成了警方应对看守所猝死事件的一条潜规则,也就是用一个看起来不符合常识的解释来转移大家的关注焦点,用被骂弱智的代价换取大家对嫌犯具体死亡原因的追问。就前几次来看,这一招很奏效。现在武义县警方称嫌犯是睡着死亡的,也不过是如法炮制而已。
警方不傻,在抛出这类解释的时候,也给自己争取了时间。如果经过调查发现事情的真相对警方不利,那么我们就很难得到更多的信息了。这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如果事情的真相对警方有利,不用我们说他们也会出来自己自证清白。而之所以能这样做的原因则在于,警方握有全部信息,可以有选择地发布来应对大家的质疑。
每时每刻都会有人死亡,而且还会比看守所死的惨、死得多,为什么我们抓住看守所的纰漏不放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看守所作为国家强力机构,它对嫌疑人的禁锢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在代表国家对违法犯罪个体实施惩罚。但是由于信息的不透明,必然引起公众对其能否保持公正的担忧。也就是说,公众担心传说中的“黑幕”有一天被自己遇上。
对于包括此次睡觉猝死在内的各种看守所门,我们不要再关注那些不合常识的回答,不要纠结于纰漏频出的细节。因为就算一个真实的调查结果放在我们面前,也很难让我们相信,它已经不能满足我们所要求的底线——警方执法活动要保持公正透明。除了对当地警方的失望,以后我们要管好自己的清白,因为看守所靠不住的时候,还会有猝死门发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