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一次走进三峡

(2022-05-29 09:07:11)
标签:

三峡

西陵峡

新滩

滑坡

分类: 我的历程

19858月刚参加工作,我分到长科院材料结构室地质力学组,从事大坝与地基稳定研究,当年6月,长江三峡之一的西陵峡发生新滩大滑坡,引起社会各方关注。长江委作为三峡工程的规划设计单位,自然十分重视这件事情,当时三峡工程处于设计阶段,尚未进入施工阶段,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是三峡工程建设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长江三峡两岸山高陡峻,景致壮观,但历史上经常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早在三峡工程规划阶段,国家地质部门及湖北、四川两省就开始对库区古滑坡、潜在滑坡体进行调查、监测和治理。

当时11月,院里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考察,领队是岩石力学专家、院副总工董学晟,我有幸参加了这次考察,也是我第一次走进三峡。

虽然新滩滑坡距离宜昌大约只有70多公里,但在三峡工程建设前,进入三峡的道路崎岖,需要翻山越岭,乘车得大半天,而且临近新滩滑坡,道路阻塞,无法进入滑坡核心区域,所以我们在宜昌租借木质机动船,逆江而上。出宜昌,进入南津关,就进入三峡的第一峡——西陵峡,是三峡中是最险的峡谷,历史上,江中礁石林立,浪涛汹涌,两岸怪石横陈,滩多流急,行舟惊险,两岸不时出现绞链站,拉上行船。由于当时三峡航道不畅,三峡乡镇之间的交通多用木质机动船,这种船可以坐10几个人,后面有一个棚子,放置发动机等机械,也可以避雨,其他部分都是开敞的,船速很慢,但可以方便观测两岸地形地貌,近距离看到滑坡体全貌。

 

      第一次走进三峡

                                      三峡绞链站

虽然在大学学过地质学和岩石力学等课程,也到现场进行过地质实习,但这次旅行算是一次真正的地质实习,长江三峡不仅有丰富的地质地貌景观,而且同行的有著名的岩石力学专家,如董总,他曾留学前苏联,也有地质专家,如薛果夫,他曾留学加拿大。我是一名刚参加工作的研究生,好奇心极强,问题也多,边看边问,向专家请教,使我深刻认识到地质构造、断层、岩体机理和裂隙现象,也认识到为什么灰岩(卡斯特地貌)等沉积岩山体多陡峻,而花岗岩等火成岩则地势平缓。

船行三峡坝址三斗坪,地势赫然开阔,先看望了在右岸居住和工作长科院三峡岩基队,队长是林伟平,林队长一辈子大多数时间都在三峡,对当地岩石特性十分熟悉,长科院岩基队是当时在工地常年居住的唯一队伍,工地只有两间小平房,周围是空旷的江边高滩地。然后林队长带领我们一起登上江中岛——中堡岛。这是三峡大坝坝址所在地,在岛上看到大型钻探井和几个从地下钻出的巨大的花岗岩圆柱,三峡大坝建成后,中堡岛被挖除,花岗岩圆柱成为三峡工程纪念物保留在纪念馆。

 

     第一次走进三峡
    

                               三峡坝址——中堡岛 

离开三斗坪,向上游航行26公里,过牛肝马肺峡,来到新滩。新滩古镇原位于西陵峡上段兵书宝剑峡出口处长江左岸边,镇上只有一条沿江街道,居住着400多户人家。1985612日凌晨345分,总体积约2000m2滑坡体滑动,摧毁了位于其前缘的新滩古镇,形成的滑坡涌浪在对岸爬高为49m,向上下游传播中涌浪,击毁、击沉木船64只,小型机动船13艘,造成10名船上人员死亡。由于对滑坡早有监测预报,及时撒离,使古镇1371居民无一伤亡。

来到新滩滑坡体边,我们一行10多人下船,来到滑坡体临江处,南岸可见链子岩潜在滑坡体,可清晰看见数条已经裂开的垂直裂缝,而北岸正是已经滑下的新滩滑坡体。随行的地质人员给我们展示了滑坡地型图,看到滑坡周边不仅布置了系统的水平交叉的监测网络,还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钻孔倾斜仪监测深部滑动面情况,令我惊叹不已,新滩滑坡成功预警为世界大型滑坡监测提供了最佳范例。

 

 第一次走进三峡

                                             新滩滑坡以后 

看完地图,我们开始爬滑坡体,从江边到滑坡体上缘大约900米高,我们爬了2个多小时,下山后已经到傍晚,我累得筋疲力尽,虽然当时我26岁,年富力强,但爬山,显然不如长年在外的地质人员。晚上住老秭归县城。秭归县也是沿江而建,几条曲折的山路就是全部县城,别小看这小巧的县城,她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是屈原的故乡,也是王昭君的故里。晚上,我们一起喝啤酒,已经腰酸背痛我,没有想到啤酒这么好喝,原来总觉得啤酒苦,不好喝,当人疲惫的时候,喝上啤酒是十分惬意的事,从此转变的对啤酒的印象,也体会到,长期在野外工作的地质勘探人员为什么能喝酒。累了,喝点酒,不仅快速消除疲劳,也是人间一种乐处。

    现在,三峡工程已经建成10多年,发挥了巨大的防洪、发电和航运功能,但中堡岛、牛肝马肺、新滩镇及老秭归县都已经淹没在水库中,成为人们的记忆,我有幸亲临目睹,留下一段难得的记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