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千万别把撒手当成放手

(2020-08-25 12:57:02)
标签:

郑委老师

咨询

教育

情感

文化

分类: 家长如何学习类

一位正在上基础课的学员

郑老师,我儿子14岁了,从小被管着吃零食,喝饮料。现在他很叛逆,我放手了。他天天让我给他买零食买饮料,还花很多钱买别的东西。我虽然全部满足了他,可也怕惯坏了他。


郑老师

“我放手了”这句话哪学来的?


学员

没上课之前,我一直看博文里很多学员分享说以前管得太多,现在放手了,孩子就……


郑老师

博文是让你放手的吗?博文中一直强调“要放手不撒手,只有不撒手才会真放手”。


最怕的就是父母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又急于找方法解决孩子的问题,于是断章取义去使用。

 

你所谓的“放手”根本原因是孩子大了,叛逆了,你管不了了,所以无奈地放手了,实质是“撒手”,撒手不就会撒手人寰了吗?

 

对于孩子,他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能什么都不管吗?

 

这样的对话,在课堂中屡次出现,所以,我们想对过去博文中提到的“放手不撒手原则”的案例做一个汇总,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首先,放手不撒手原则中确实说到了“孩子是否有责任,前提是家长放手与否。”这是因为:

 

· 只有家长放手,孩子才有自主选择权,自己选择才会对自己负责;

· 只有家长放手,孩子才能有体验,有体验才会有经验;

· 只有家长放手,孩子在体验过程中遇到困难求助你,你给了帮助和建议,才会有成效,孩子才会感恩……

 

于是,很多急于解决问题,或者急于达到自己的欲望和不让自己恐惧的人,就赶紧回家使用“放手不撒手”原则,“放手不撒手”原则当成了帮助孩子优秀的手段,而不是为了提升自己”放手不撒手“的能力,结果不仅对自己当下遇到的问题没有帮助,还可能出现越来越严重的后果。这是因为:

 

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千万别把撒手当成放手

一、心没放下,手也就不可能放下。


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这位提问的妈妈,在孩子小的时候,她就一直担心孩子身体不好,于是她会严格控制孩子吃零食饮料,控制的结果就是孩子长大后开始对抗和叛逆。


她管不了了,就只能满足孩子,把“放手不撒手”断章取义地理解为“我放手了,孩子就会好了”,实质是想改变孩子,她都弄不明白,孩子为什么对抗和叛逆。


孩子真的想吃零食喝饮料吗?孩子要的是妈妈的信任、心赏和悦纳。她表面的满足是没有用的,孩子是读心的,孩子能感受到妈妈内心对他的不认可不支持不信任不理解,所以潜意识中就会不停地要,表面要的是零食,实际要的是爱。

 

所以,这位妈妈不仅放手,还撒手了,撒手的结果就是放纵,放纵的结果就是失控。

 

放手不撒手原则看似是“度”的问题,实质是“心”的问题。



推荐阅读:

常见教育误区类-【强烈推荐】家长如何做到放手不撒手

 


二、要想做到放手不撒手,只有不撒手才会真放手。


我们说安全和德行不能撒手,不断提高自己信任、心赏、悦纳的能力不能撒手。

 

为什么只有不撒手才会真放手呢?

 

这是因为,如果你不具备上述能力的话,你在“放手”的过程中,孩子还没体验完整,你可能就会因恐惧孩子的无律状态而打断孩子体验的过程;

 

又或是看着孩子选择是错的,你担心,你控制,你不相信而提早干预,做不到陪孩子跳坑,也就不可能在孩子需要时出现,得到孩子的感恩和信任,那你的帮助和建议在孩子看来就是要求;

 

又或是在孩子出现问题时,你立马不信任他;犯了错误时,你就批评指责他看不到他的进步,孩子的自信心上进心被打击,从而不敢直面问题和错误,无法得到真正的成长。

 

又或是在该坚持原则的时候你不具备勇气和力量去坚持。

 

这些都让所有的放手无疾而终或没有成效。

 

太多父母无论我怎么提醒,他都会想着怎么放手而不去真正践行“不撒手”。

 

因为“放手”可以让孩子有责任;“不撒手”却需要父母修行自己。

 

前者看似能够让孩子变好,满足父母的需求;后者需要父母真正的自我改变、自我修行。

 

实际上如果没有后者,只做前者,结果可能更坏。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再谈孩子的他律、自律和无律

 


三、最难的就是信任和心赏能力的培养,这两个能力培养出来,才可以慢慢放手。

 

“出了问题还信任,犯了错误仍心赏。”这是在使用放手不撒手原则时必备的能力。


因为当一个人心中没有真正的信任、心赏时,他永远做不到放手!而也只有当遇到问题和错误的时候,才真正能检验你是否有信任和心赏的能力。

 

例如:过去你都陪着孩子写作业,现在你开始放手孩子自己写作业,可孩子作业的错误增加了,你是怎样的心态?

 

 

1. 觉得孩子怎么这样,没人管就随便应付(不信任,不悦纳);

2. 担心他错误这么多,成绩不好,未来怎么办(担心,焦虑);

3. 看不到他进步的地方,满眼都是对他的不满意(垃圾眼,没有心赏的能力)。

 


你是上述心态的话,你不可能做到“放手不撒手,还责任给孩子的”。因为:

 

当他律撤掉后,孩子呈现的才是他最真实的状态。

也就是说,他独自写作业时出现的任何错误和状态,才是他真实的能力和生命状态。

 

你不悦纳不接受,就无法从根源中去找原因想办法,也就无法让孩子建立对自己的事负责的心态。

 

爱与幸福常说“错误是宝贝,是让人进步的宝贝,只有改了的错误才是真宝贝”。

 

作业的最大作用就是为了检验你是否掌握了这个知识点,作业本就是用来做错的,因为只有做错了,才能发现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然后再改错,再总结提高,再继续练习,直到达到“要么不会做,要么不会做错”的能力。

 

当你不具备信任心赏和悦纳的能力时,面对错误,你一定是担心焦虑的,最后孩子也因为受你的影响不敢面对错误,没有信心面对错误,慢慢地,孩子失去了自信和上进。

 

最终,你一定会因为自己的担心和不信任继续选择陪孩子写作业,让孩子继续在他律中失去自律和责任。

 

推荐阅读:

基本教育原则类-如何放手让孩子自己写作业?

如何让孩子主动弹琴(主动学习)

为驯服“神兽”支招——从孩子晚睡案例看真爱的规律

 


四、有学员说,我一直都是放手不管的,因为我对孩子有信心,我会静待花开。

 

其实,静待花开是需要花长在好的土壤里,有适合它生长的环境。

 

如果你把它扔在沙漠里,我相信它只能枯萎死去。那不就成了撒手了吗?

 

请一定要记住:你的自我修行,家庭伦理的正常、夫妻的和谐恩爱一定不能撒手。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氛围,才是孩子拥有正确的价值观、爱的能力、自信上进、意志力自控力的源泉。


 

温馨小语

本文起源于彩煌老师的建议。他说:目前爱与幸福有些学员存在把“撒手”当成了“放手”的情况,爱与幸福理论是一套完整的理论,学员的断章取义,只抓住某一个词践行,一定会出问题。

 

在此,特别感谢彩煌老师。

 

 

 

 

- 排版 -

公众平台编辑组

-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 投稿 -

如果您有美好感动的故事想要分享,欢迎投稿:3223213@qq.com;或者微信投稿:微信号13758270546

- 联系方式 -

如果您想联系我们,请拨打010-5989-7129(咨询)




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千万别把撒手当成放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