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远比自己认为的更有力量,我要反哺我的父母——生命成长,小旎加油!

(2020-08-25 13:11:36)
标签:

郑委老师

咨询

情感

教育

文化

分类: 感受生命的故事

前言


爱与幸福2020年亲子绽放营,前两周已在厦门结营。

 

非常多的孩子在营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也是我们一直坚持在做的,更是我们的生命意义所在。

 

我们在整理参营孩子写的感受时,数次被孩子们的深刻、洞察、单纯和勇气所震撼和感动。在生命层面上,孩子远比成人要强得多得多。

 

今天,我们强烈推荐小旎的感受。

 

小旎的妈妈是个压抑自己,迎合别人,用一张笑脸面对所有人却把眼泪留给自己的人。这是原生家庭带给妈妈的烙印。

 

小旎不仅看懂了妈妈生命的真相,更看懂了外公外婆的生命真相,她没有为了妈妈而怨外公外婆,而是站在更高的高度去感恩他们成就了自己的美好,她想好好地用爱反哺妈妈和外婆,让自己的家更美好和幸福。

 

对于一个十六岁的孩子来讲,多么难能可贵的优秀品质。


卢梭先生说:教育不仅要使人聪慧,更要使人高尚。

 

你是关注聪慧,还是关注高尚呢?你在孩子心中种下什么,他就会长出什么。

 

小旎妈妈,我们相信通过你们母女相互的看见,你敢于在孩子面前真实一些了,未来,你更需要让自己真正开心起来,你开心了,孩子才会真正放心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小旎,加油!

 


我远比自己认为的更有力量,我要反哺我的父母——生命成长,小旎加油!


 

正文


学习心得

|小旎


今天下午分享心得的时候,我没有举手,不是不想说,而是时候未到。

 

我觉得自己现在处在似懂非懂的阶段,需要一段时间去实践。不能看人说了什么,得看人做了什么。我希望能通过自己行动来体现,而不是口头上的承诺而已。

 

昨天,郑委老师给我们全营的孩子答疑解惑。

 

他说了很多,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改习性,树习惯”,他说:“大问题容易反思,反思意义不大;小习性最难改变,改变意义重大。”

 

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去改变自己许多不良的习惯了,例如:拖延、赖床、逃避问题等等;并且,我也想树立很多好习惯。我相信,我会一步步走向优秀的未来。

 

我发现我远远比自己想象的有力量,我能给予父母力量,我能够正确地爱他们,亲近他们,反哺他们。

 

我知道我的妈妈从小就缺少安全感。

 

我的外婆是姐妹中最小的,却从小缺少母爱,缺少安全感,所以,她用一层厚厚的屏障深深地将自己保护起来。她信佛,却不懂得正向表达自己的需求,有情绪时,会往妈妈身上发。当她和外公吵架时,妈妈和阿姨就会躲在角落里,害怕着,恐惧着。

 

妈妈不想我像她小时候一样承受这样的痛苦,所以,在我面前,她从不和爸爸吵架,但是我知道她和爸爸会冷战,会持续很长时间。

 

我不怪外婆,因为她只有这样,才能活下来;我不怪外公,他不喜欢回家,是他不想发生冲突,想保全这个家。

 

我爱我的外公外婆,因为有他们,才有我的妈妈,才有了我。

我深深爱着我的妈妈,爱着我的爸爸,爱着我的家人,是他们每一个人造就了这样美好的我。

 

妈妈像水,温柔而绵长;爸爸像山,高大而有力量。他们是我的港湾,让我在面对任何问题时都拥有了力量和宽容之心。

 

我相信我会通过我的改变,我的成长,我的美好,我的力量,去带动我爱的每一个生命。我们的家会越来越幸福,越来越优秀。

 

我也特别感谢郑委老师,他教会了我如何正确地去爱,去反哺父母。

 

绽放营里的每一个人都用自己的行动,来告诉我什么是生命,什么是生命的美好。这些都让我这个生命变得更加厚重、有力、懂得感恩和奉献。

 

我感恩在我生命成长中的每一个人,他们都在向我诉说着他们的故事,每一个人都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生命的光明之路。

 

最后我想起顾诚的一句话,特别有感觉: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 排版 -

公众平台编辑组

-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 投稿 -

如果您有美好感动的故事想要分享,欢迎投稿:3223213@qq.com;或者微信投稿:微信号13758270546

- 联系方式 -

如果您想联系我们,请拨打010-5989-7129(咨询)


 

 

我远比自己认为的更有力量,我要反哺我的父母——生命成长,小旎加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