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万不要披着改自己的外衣,努力地改着别人

(2020-08-23 17:12:44)
标签:

郑委老师

咨询

情感

改变

幸福

分类: 常见教育误区类

千万不要披着改自己的外衣,努力地改着别人


文| 郑委老师

 

广州的明,四年多的老学员,现在是单亲爸爸,儿子从幼儿园就一直哭闹不去幼儿园,小学有一段时间休学在家。

 

四年来,我看到他和妻子分分合合、吵吵闹闹,我看到他想孩子好却怎么也好不了,我看到他在爱与幸福大家庭要么付出寻找自我价值,要么不坚信花很多钱去学其他,心里把爱与幸福当着鸡肋。

 

这四年他内心的痛苦和煎熬只有他自己知道。太不容易了!

 

最近,他活过来,在痛苦中站起来了,懂得了内观,懂得了爱,和父母的关系亲密了,和前妻的关系也好了,儿子也积极阳光了。

 

昨天,他强烈要求到广州七期(广东22期)现场给大家分享他的成长经历。

 

他在现场说:“爱与幸福太神奇了,四年来,我走了太多的弯路,走到最后,发现爱与幸福中的一句话做到了,也就幸福了。最近我只做了‘只对别人好,不希望别人好’,一切都变了。”

 

珠海的玲,四年多的老学员,和明是同一期的学员,这些年的玲更不容易。

 

工作压力很大,夫妻关系大不如从前,儿子一直学习成绩都不好,她想尽方法都没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最近一段时间,她状态特别不好,她说,她第五次走进爱与幸福课堂。

 

其实四年多来,我一直都关注着她和她的丈夫,在各种活动中有很多很多的交集。

 

她学习爱与幸福很热情,热情褪去转而学习其他流派,问题多了又想起爱与幸福,就这样起起落落四年多,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好像自己的状态越来越差了。

 

从最近上研修班和这一次上基础班,她开始真正的改变了。


正如“明”昨天在台上所说:“郑委老师说,‘谁痛苦,谁改变’,以前在爱与幸福里付出着,怨着,混着,努力学习着,没有改变还是不够痛啊!在痛苦中才发现爱与幸福说得句句都对,都需要去好好的践行啊!”多么痛的领悟。



千万不要披着改自己的外衣,努力地改着别人

 

爱与幸福大家庭中有一类象“明”和“玲”的人,学习很长时间,没有发生什么太大的改变,更没有收获什么幸福,但他们无论怎么样都在爱与幸福里离不开,就这样沉沉浮浮、反反复复地在爱与幸福里泡着。

 

这个环境给了他们最大限度的接纳,直到有一天他们或痛苦了,或觉醒了,走上了真正改变自己的道路,收获成长,收获幸福。

 

对于“明”和“玲”这一类的学员,我是特别特别心疼的。如果大家了解他们的生命故事,一定会心疼他们。

 

他们做的所有事都是在“自我救赎”,但这个过程太难了,太痛了。原生家庭留在他们心里的烙印太深刻,需要时间和不断正能量的进入一点一滴地化解。

 

今天我就想说说,他们这类学员

为什么学习了四年多才摸到一点幸福味道。

 

在广州七期现场,我把他们两个叫到了台上,把他们作为反面教材让新学员看看,希望新学员能够以此为鉴。

 

今天的文章,我想也会让很多人看到自己在爱与幸福里的状态。

 

其实,我特别关注“明”和“玲”,因为他们太了不起了,因为他们四年来都在努力改变,每一个愿意改变自己的人都是值得敬佩的,但改变的过程是艰难的。 



第一“明”和“玲”都是在原生家庭中没有得到真爱的小男孩和小女孩。


“明”是在爸爸妈妈的批评和打骂下长大的小男孩,从小叛逆,捣乱和折腾。

 

对于很多倔强的男孩子来讲,他们的心态是“大人越说我不好,我就用更不好的行为来证明大人是错误的”。

 

“玲”是在爸爸妈妈不和睦的家庭长大的,妈妈特别强势和负能量。“玲”内心中一直都是“我要证明自己,我要把好的一面展露给别人,我要努力向妈妈证明我不是她说的那样,我证明了自己,妈妈就会爱我”。

 

玲很端装,很努力工作,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别人,把痛苦留给了自己内心。结婚后,向爱人和孩子索爱,造成了问题。

 

“明”成长的环境是“否定”,“玲”成长的环境是“要求”,他们曾经都是孩子,都是缺爱的孩子。

 

孩子们长大了,带着伤痛长大了,他们成立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们却把原生家庭带给他们的东西带进了自己的小家庭,“要”和“怕”的痛苦就传递了下来。

 

我想说的是,作为父母,你们今天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行为都在影响着你的孩子。

 

你对孩子的行为深远地影响着孩子,有一些影响需要孩子用一生来化解,化解了是造化;如果化解不了就变成了伤痛,不是伤自己,就是伤别人。

 

如果大家看到“明”和“玲”的生命故事,一定会明白“四年多的学习才改变,真值得!”同时你也会想“怎么也要用四年,因为痛的时间太长了。”



第二学习爱与幸福“明”和“玲”都犯了一个特别特别严重的错误,就是“在意结果”。


每天总想着“我的孩子什么时候变好啊?”“我的夫妻关系什么时候甜蜜啊?”“我怎么还没有绽放呢?”"孩子的成绩哪一天才能提高呢?"......

 

当我们心里对结果充满了期待的时候,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不是在改变自己,而是把改变自己当作方法和手段,为了达到结果而已。



· 因为在意“结果”才会产生痛苦,因为“欲望”和“恐惧”都是在意“结果”产生的,欲望和恐惧结出来的都是“恶果”。

 

· 因为要结果,而产生了欲望,让自己的心回不到当下,感受不到幸福和美好;

 

· 因为怕结果不好,而产生了恐惧,让自己的心被负能量笼罩远离了光明。



学习爱与幸福的过程不是努力达到结果的过程,这只会让恐惧和欲望以另外一种美好的形式存在而已。

 

因为我“要的”和“怕的”是“改变自己”,是“幸福”,而不是“孩子变好”“爱人变好”,这不都是一样吗?!


所以大家一定要切记,学习爱与幸福的过程是降低欲望和恐惧的过程,而不是达到结果的过程。

 

这一点如果想不明白、做不到,学多长时间也没有太大的意义,更没有好的结果。

 

“果”就是“贪”,贪是万恶之源。

 

放下对结果的执着,我们才能找到我们本就具足的那颗心。

 


第三学习爱与幸福“明”和“玲”一直在努力的“欺骗”自己。


他们努力学习,努力付出,努力参加活动,努力杀死小黑人,其实他们是把小黑人深深地藏在了心里,他们披着改自己的外衣努力地改着别人。

 

他们深深地想着通过自己的改变而让别人改变,他们还把这种想法掩藏起来,他们不是不知道,他们是不想知道,不敢知道,因为改变自己真的是一件艰难而痛苦的事。

 

学习爱与幸福的过程,是改变自己,通过自己的改变,别人因为感受到我们改变这个“外因”,而影响自己的“内因”发生改变,从而走向改变的过程。

 

所以,别人改变是自己真正改变的副产品。这里我用了一个“真正”改变,人和人,尤其是家人之间是读心的,表面改变内心不改变,或者通过表面改变要达到心里想让别人改变的目的,都是虚伪的,对方都是能感觉到的。

 

所以我们的秘笈一直都在强调:



· 千万不要披着改自己的外衣,努力地改着别人——“郑老师,都是我的错,那王八蛋怎么办呢?”

 

· “我都改了,他怎么还没变?”



哈哈,你的一言一行,一个表情一个语气都会出卖你想改变别人的心。

 

请你在改变中内观自己,在奉献中内观自己吧!内观到那个一直都在想着办法向别人索取,尤其向别人索取对方改变的那颗心吧!



第四学习爱与幸福的“明”和“玲”,一直都不完全相信爱与幸福。


所以他们在努力改变自己的过程中,没有达到结果,别人没有改变,他们就会“怀疑”“抱怨”和“重新选择”,去学习其他流派。

 

其实学习其他流派也是一个特别好的出路,我们举双手赞成,但是,道是相通的,学习其它流派也需要你坚信,需要你践行啊。

 

慢慢地,他们从把爱与幸福当救命稻草,转变为把爱与幸福当鸡肋,最后实在没有办法,重新回到爱与幸福的轨道上改变自己。

 

这都是很正常的,还记得我说过:“学习爱与幸福的过程,就是你相信的过程,因为信的能力就是爱的能力,当你真正自信的时候,其实很多问题也就解决了。



· 没有自信的人不会真正的信任别人;

 

· 不真正信任别人的人对事情是没有坚定的信念的;

 

· 对事情没有坚定信念的人也不是自信的人。



其实“不信”是正常的,我们慢慢去相信,我们相信的是什么?

 

我们最终要相信的是自己,相信的是美好,相信的是他人,唯有这样,美好和幸福才会伴随你。

 

“明”和“玲”不信才是正常的,不要自责和否定,不要抱怨和责怪,我们从小就没有被信任,我们哪来的“信”。

 

爱与幸福永远都是你心中的那棵大树,给你方向,给你荫凉,她一直都在等着你,无论你来与不来。

 

“明”和“玲”,我爱你们,我心疼你们的童年,我怜惜你们的青少年,我疼痛着你们的成年,你们都是生命,都值得被爱。

 

你们努力地改变自己,努力地自我救赎,努力地为了家庭幸福和孩子阳光,你们那颗纯净的心我看得到,但改变的路上就是充满荆棘的,就是反反复复、起起伏伏的,你们没有这些问题也不会遇到这些痛苦。

 

现在,经历了四年,你们已经走上了光明的康庄大道,“明"已经开始收获幸福,"玲"已经开始收获温暖和力量,祝贺你们,祝福你们。

 

今天的文章不是为“明”和“玲”而写,今天的文章是写给“明”和“玲”们的。

 

学习爱与幸福,不要执着结果,不要披着改自己的外衣努力的改着别人,不要总是怀疑不相信。

 

其实我知道,说出来很多人也做不到,这本身就不是一下子能做到的,慢慢做到,越来越好,就能收获幸福。






- 排版 -

公众平台编辑组

-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 投稿 -

如果您有美好感动的故事想要分享,欢迎投稿:3223213@qq.com;或者微信投稿:微信号13758270546

- 联系方式 -

如果您想联系我们,请拨打010-5989-7129(咨询)



千万不要披着改自己的外衣,努力地改着别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