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人家的孩子”的内心,谁人懂?(四)

(2019-11-08 07:03:12)
标签:

爱与幸福理论

教育

情感

“别人家的孩子”的内心,谁人懂?(四)
“别人家的孩子”的内心,谁人懂?(四)

颐和学校本质上是一所家长学校。因为,孩子的生命成长需要家庭系统的整体调整,父母是赋予孩子生命底色的人,父母如果不能坚持修行自己,是无法与学校一起托举孩子成为真正优秀的人的。



维纯在描述自己曾经的生命底色时,用了“温水里的青蛙”“生活苍白、平静如水”“玻璃罩子”……这些不正是郑委老师形容维纯妈妈的词语吗?凡事都没有巧合,这是家族轮回的必然。



成长,其实并不专属于少年,更属于我们这些跌跌撞撞的成年人。维纯妈妈在重新涂抹自己的生命底色。这次的颐和之行,她是来找“感受”的,她和维纯一样,也同样需要找到什么是“感受”,什么是“情感”,又或者说找到更美好的情感是怎样的感觉。


 

 “别人家的孩子”的内心,谁人懂?(四)

这次回颐和,我是被清江校长电话召唤回去的。作为颐和人,之前每次回去都是开家长会或工作会,为了做事而来,办完事又匆匆离开,从未静下心去感受颐和。

 


这一次,清江校长告诉我,唯一任务就是回来找感受,用“心”找感受。从踏进校门口的那一刻起,每一声问候、每一个拥抱都给了我从未体会过的温暖,回家的感觉真好!

 


三天里,和老师孩子们一起晨练,操场活动,被邀参加家庭暮省,休息时静静地和儿子呆在一起……在校园里,当我闭上嘴,只听只看少说话时,我感受到了儿子在这里被所有人爱着的幸福,感受到了儿子心里的成长的痛,这个小生命正在经历着的打破重建的艰难。

 


艳红老师问我有何感受。我告诉她,颐和的真实,真实到360度无死角,每个人,甚至校园里的花草树木都注满真实,呆在这个用爱营造的真实环境里,所有的不真实根本无处躲藏,一丝丝的伪装都会让人不舒服,在这里,唯有真实了才会呆得住。

 


那天,在校长办公室,清江校长引导我用心凝视着儿子。当四目相对,望着眼前的高高大大的儿子,既熟悉又陌生。很久没有这样看着孩子了,泪水滑落下来,穿透了心底。

 


我看见了眼前这个小生命的柔软,他目光中唯一的渴望就是躺在妈妈怀抱里,哭了笑了,和妈妈分享;累了倦了,有妈妈亲一亲。

 


那一刻,我看见走丢的儿子又回来了。因为贪恋他成功带给我的虚荣,沉浸在他站在鲜花和掌声里的光鲜,他才迷失在无助中找不到回家的路。“我错了!”我大声向儿子道歉,拥抱着儿子,忽然找回了小时候抱着他的那份温柔。那一个下午,儿子躺在床上睡得特别特别安稳、香甜。

 


颐和的美好在于它的真实,颐和的真实来自于一群用生命去爱的人。离开颐和的那天早晨,出发时孩子们在教室和操场上晨练,怕打扰到他们,我准备悄悄地离开。可当我打开车门时,孩子们向老师请了假,跑出来送我。拥抱着每一个孩子,心中满是下次还想再回来的渴望,那份被爱着的感觉无比美好……颐和三天的经历,深深印刻在我心里,相信未来还会持续发酵和生长。

 


儿子晚上打来电话,我们聊着天儿。放下电话,我发现自己的眼睛是湿润的,心里暖暖的,我给儿子发了当时的感受:“儿子,刚和你通话时,心里是暖暖的感动,妈妈感觉到千里之外的你好像就在身边,触碰得到。听着你的声音,妈妈好幸福!爱你,宝贝儿,妈妈数着日子等你回来!”

 

 “别人家的孩子”的内心,谁人懂?(四)

其实,我的父母真的挺好的。他们为了给我更幸福的童年,早早让我远离体制内学校,进入小众化的私立学校。在那里我收获了一个幸福完整的童年,但,同时也给了我一道在以后的人生中都需要跨越的“坎”。



这不是一句对过去的抱怨,我很怀念并珍惜曾经的每一段过往。只因为我小时候实在太乖了,在人数本来就不多的学校里总是名列前茅。家长老师们对我自然有着很大的期望,我的人生未来会怎样,可能在他们每个人脑海中都已经展现出一片片各不相同的辉煌。



我那时就是太听话了,把他们的想法全都当成了自己的来活。他们觉得我是个好孩子——好孩子,不该淘气,我就不淘气。他们觉得我是个好学生——好学生,该好好学习,我就好好学习。



渐渐地,一年年,我在这些声音中慢慢忘记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对自己的想法越来越忽略;对自己的感受也不再去感受。而那些他人对我的看法和要求,也就取而代之,成为了我的行为和生活准则,我成了一个活在别人眼光里的人。

 


最初,在颐和学校,我也延续着原有的模式:不断地有光环往我头上戴,我继续看别人的眼色行事,继续在恐惧和欲望的黑线上循环。其实这种感觉真的很累很累,那需要耗费巨大的能量,我开始有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感觉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我有行动力去做任何事,可是自己又不断地要求自己符合周边人的要求和期望,去获得别人的认可。

 


后来和宋老师的谈话,才把我拔出这种循环。其实,谈话的内容很简单。

 


宋老师告诉我,之前的我太老实了,让我多淘气些。同时,我没有自我,让我应该多向别人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其实我往往都忘了自己想要什么。

 


这几句话,最直接地告诉了我,我最需要的是什么。我顿时豁然开朗。他的几句话好像将我拔出了那个自己深深陷入多年的怪圈,也让我在成长营找到了“感受”。

 


只是没想到,找到感受后,才是成长的开始。所有的成长都需要经历重锤后,被打碎再重建的过程。

 

 

你可能想不到维纯在颐和的外号叫啥?我悄悄告诉你,你一定不要告诉他,否则,我会被他……



他的外号叫刘特皮!一个原本如此乖的孩子,现在居然被大家喜悦又无奈地叫他特皮,可想而知,自从宋老师让他淘气一点后,他有多淘气。可是,不管他有多淘气,我们都爱他。



耐心一点,再耐心一点;


坦诚一点,再坦诚一点;


勇敢一点,再勇敢一点;


温柔一点,再温柔一点;


当然,还可以顽皮一点,再顽皮一点。


因为,我们想和他一起


拥有更可爱、更生机勃勃的世界。

 


前章链接:

《“别人家的孩子”的内心,谁人懂?(一)

《“别人家的孩子”的内心,谁人懂?(二)

《“别人家的孩子”的内心,谁人懂?(三)



“别人家的孩子”的内心,谁人懂?(四)
“别人家的孩子”的内心,谁人懂?(四)

一、爱未来·老君山重装徒步穿越:2019年11月20日-11月24日。报名公告链接:《爱未来·老君山重装徒步穿越∣活动公告


二、爱未来· 孝亲之旅第九期(珠海站):2019年12月5日-12月9日。报名公告链接:爱未来·孝亲之旅第九期(珠海站)|活动公告


“别人家的孩子”的内心,谁人懂?(四)

“别人家的孩子”的内心,谁人懂?(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