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其说颐和神奇,不如说爱神奇

(2017-06-01 07:27:52)
标签:

爱与幸福大家庭

郑委老师

颐和学校

一所有爱的学校

宝鸡晓芳老师

分类: 爱与幸福大家庭
与其说颐和神奇,不如说爱神奇
文:爱与幸福大家庭   晓芳(宝鸡)

     郑委老师前言:晓芳写的文章,我连续看了四遍,心里特别的喜悦,作为一名体制内学校的老师来到颐和参观学习,她用心感受着自己的感受,感受着真实的颐和,我觉得她写出了颐和的核心——”一所有爱的学校“。她说”与其说颐和神奇,不如说爱神奇“!是的,教育的一切神奇不来自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只来源一个字”爱“,没有爱哪来的真正的教育,因此颐和学校的建校纲领的总题目就叫做”办一所真正有爱的学校“。”真的爱“和”真爱“是不一样的,颐和对待孩子们,不仅真的爱,还有真爱。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你想体验教育之爱,体验真正的有爱的学校,我想,来颐和住几天,你一定会明白爱的真谛是什么,从而更加深刻懂得教育的意义。正如晓芳的感受一样。颐和上演着神奇,我相信神奇会不断的上演,因为与其说颐和神奇,不如说爱神奇。

————————————————

    最近的体验让我对感受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对人对事所谓的喜欢与不喜欢是我们用自己的评判去感受了。而只有当我们把感受放在前面,美好才能紧跟其后,这美好里可能是心赏,理解,感动,也可能是悲悯。这所有的美好是生命间链接碰撞的火花,是爱的外化。而我们的固有思维总会先评判,外在的容貌,身世,学历,社会地位及其他人的评价等等一旦建立,我们就会猜度,会臆想,会伤害,这时候的感受不是真的,是戴了面具的,也是不稳定的,这时候的喜欢与不喜欢是没有入心的,一旦出乎我们的评判,就会有情绪,而我们也会被情绪牵着鼻子走。放空自己感受一切是最简单的道理,也是最美好的幸福。

     带着这样的感受我走进了颐和。对颐和,我的脑海里装了许多来自于他人的感受和评判,而这些可能影响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受,所以去颐和的高铁上我静静地告诉自己:放空自己,去感受,不断感受。两天的时间里,我静静地走过学校的每个角落,看着孩子们,老师们,静静感受着,是旁观者,也是参与者。没有拍照,没有评判,只是敞开自己的心感受一切。临别时拥抱清江老师突然泪如雨下,一种说不明的不舍在心里蔓延。流着眼泪的我是喜悦的,也是坚定的。颐和,让我看到了光明

     作为体制内的一线教师,十几年的教育生涯迷茫过,也退缩和逃避过,因为自己的恐惧和欲望根本领悟不到教育的真谛,没有为师者对孩子真正爱的引领,反而用自己的局限和自私涂染着孩子的心田,与他们的父母一起以爱名义逼迫他们重复我们的路。这一次我看到了颐和,也读懂了颐和

      颐和的真

     颐和的真实是每个生命状态真实展现。颐和有一堂重要的课是生命教育课,就是分享生命故事。在颐和,分享生命故事可能是邀请的家人,可能是孩子们,还有老师们。很有幸我聆听了广明老师的生命故事,广明老师的故事让我心疼,让我看到了超越生死爱的升华的喜悦,感受到了广明老师揭开伤疤去面对的力量和儿子焕鑫的担当、对妈妈深沉的爱,这是真正的爱。而让我惊讶的是面对一群十一二岁到十八九岁不等的孩子,广明老师就像面对我们一样,陈述自己甜美的爱情和爱人突然离世的悲恸。这种交流是相信孩子们懂爱,懂生命,是生命平等的对话。我不仅在听故事,更是在感受生命的碰撞,当我环顾四周看孩子们的时候,孩子们是凝重的,是用心感受的,故事结束的时候,他们蜂拥而至去拥抱广明老师和焕鑫。

     在一场“接受爱”的小研修里,宋老师面对所有孩子们讲自己的故事,坦诚晒出自己的问题,化解与女儿的关系。从孩子们的文字里看得到他们从宋老师坦诚里感受到的力量、感动、担当和面对。

     而在我曾经的教育观里在孩子们面前展现自己的脆弱、自己的伤痛、自己的问题是不可以的。即便向孩子们展示,也是展示自己假假的自信。每当面对孩子指出的错误,有多少次我是恼羞成怒的,有时我会给孩子说:哦,是老师搞错了!可是内心深处我没有真正反思自己,错误就会被抛之脑后,孩子那颗美好的心我没有解读到。当我受到伤害,脆弱无助的时候,我会强忍住自己的泪水,拒绝孩子们真诚的爱。我怕孩子笑话,怕家长怨,我把自己高高“凌驾”于孩子的生命之上,内心的恐惧让我看不到孩子的美好,不相信孩子的美好,没有力量坦诚、真实展现自我。却不知,本自具足的孩子们能感受到真实的我,却无法解读我的行为,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就这样让孩子们的心灵蒙上灰尘。不真实、没有力量的老师能给孩子什么??

     在颐和,老师的真实每天都在上演,在孩子们面前,老师很真实,会发火,会出手,也会拥抱孩子,擦干孩子们的眼泪,老师还会当着孩子们的面大哭,要求孩子们抱抱。在颐和,孩子是生命,老师是生命,看见彼此的生命而凝视,这就是为师者给孩子最真实的教育,而这种教育力量会让孩子们更加佩服、敬重。在这里,我真切地感受到孩子们对老师们爱和敬,这是教育的爱和原则

     颐和的美

      初见颐和,它比照片里的小,旧,是的,他不够美。可是,颐和有天然的、带着心赏和悦纳的美,这美直入我的心灵深处。在这里所有的门是敞开的,教室的、办公室的、阅览室的,所有的,都是敞开的,茶水柜跟前的一排排整齐的水杯,还有随手可拿的咖啡、茶叶都是敞开的。敞开是信任,也是接纳。只有信任才能孕育信任,被信任比信任本身更可贵,更打动人。两天里我的包、手机到处放、随便放,我心之安然。信任里安全感建立了。我在想,一个生命最初感受这个世界的时候是开放的,没有“你的”、“我的”那么多界限,那么还会有那么多烦恼吗?

     想到了我们的校园,教室门要锁,柜子门要锁,阅览室定期才能开放…我们担心修东西,担心被破坏,所有的担心是我们早已就假想了“被丢”、“被破坏”的结局,我们始终不愿意相信孩子是美好的。因为我们从小是在“被不相信美好”中长大的。

     校园外有孩子们自己用石子铺的路,有些粗糙,有孩子们自己搭的不成形的竹蓬,工具是散堆的,拓展训练场上有草,有零零散散的石子。不够整洁,也不够美。我问清江老师:是不是以后会把这里的杂草、石子清理了,铺成路。清江老师诧异地看着我:“为什么?不用啊!”那一瞬间我明白了。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把属于这个世界、属于自然的东西还原给孩子。我们谁也无法体会一堆石头、一片荒草、一个沙坑、一滩水、一地泥巴带给孩子的快乐,我脑子里所谓的“整齐”是我的狭隘,是我已经失去了感知万物带来快乐能力。而颐和,孩子们在“杂乱”中寻找快乐,也会在“杂乱”中去体验整齐。而又有谁能说杂乱不是别样的美呢?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把孩子们笨拙的处女作全然留给孩子。当丰恺喜悦地拉着我去看他铺的石子路时,他让我看的不是路,是喜悦、是骄傲,是成功,他那么急切地要与我分享啊!我的眼里是什么,是路,是这件事。我很庆幸自己没有对路发表任何看法,我并不那么真诚地说:“你们太棒了,铺的真好!”可是此刻敲击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却被孩子们真实的努力、无私的分享而感动。当孩子们看着自己作品被保留、被全然接纳的时候,他们得到是什么——我是可以的!我也许可以做的更好!因为允许、因为接纳,就有了孩子们的反思、自信和成长!

     想起自己很多次组织学生活动的时候都会力尽完美。打着“帮助孩子”的名义去修改、补充、完善,我一点点把自己的想法加给孩子,孩子感觉到“因为我做的不好,才会被修改”,孩子那一颗美好而自信的心是我们狭隘的“好意”一点点、一点点消磨掉了。想起儿子参加绘画比赛、参加演讲比赛,每一次我都精雕细刻帮他准备,直到此时我才明白了孩子的沮丧,明白了为什么孩子取得成绩时无所谓,因为我用行动告诉了孩子:你不行,因为妈妈你才可以。所以慢慢地,孩子开始依赖,自信没了,创造力没了,对生活丰富多彩体验的激情也没了。

     教育是什么?教育不是一定要做什么事,不是一定要多么好,教育就是如他所是。是看见、是守望,是呵护

    颐和的爱

    因为有爱,才有颐和的真、颐和的美。颐和的爱是鲜活的,是流动的。在这儿每个孩子都会被老师们看见,大大暖暖的拥抱,轻轻地刮刮鼻子、捏捏脸蛋,大声的训斥,跑步的惩罚,都是各种各样不同形式的爱。很奇怪,无论老师们给孩子们什么,孩子们都是接受的。只有爱,才能如此。

     我见证了老师的真实,见证了老师的忙碌,也见证了老师们的忙碌后的悠闲。夕阳西下,繁星点点,孩子们在操场跑步挥汗如雨,老师们忙碌的忙碌,也会运动,几个孩子把帮助云路老师、宋老师压腿,坐在他们身上,骑在他们的背上,开心的笑声传得很远很远。我看着,被感动着。有多少孩子,也许和父母都没有过如此亲密无间的接触,而在颐和老师和孩子们之间是父子、是母女。和他们一起躺在操场上看星星,夜风拂过脸颊,我的心饱满,沉寂,我被这超越的爱滋养了,看到生我养我的家乡,看到童年的自己。

      想起快到颐和时我有些局促不安,因为怕被拒绝,怕被忽略,可所有的局促都被满满的爱滋养了。清江老师带着我看校园,满军老师热情的欢迎我,吴极老师开我玩笑,云路老师帮我联系住宿,夜半时分林英老师和王相送我回旅馆,文月老师向我询问语文教学的事情;洪涛老师唱“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当我真实向宋老师表达自己被他忽略的感受时,宋老师陪我内观自己,感受自己;芳芳老师热情地邀请我和他们做瑜伽;广明老师感谢我为她采摘的野花拥抱我;张凤老师,徐红老师、梦婷老师邀请我和他们一起吃饭,做饭的师傅们热情地问我饭好吃吗?两天时间我仿佛是上天的宠儿,我得到了那么多的爱,以前觉得自己不被爱,自己只有做了事情才会被爱,可是在颐和,这么多人爱我,我真正感受到了自己是被爱的,当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时候也就相信自己是美好的了

     有幸看到孩子们的作业——自我的反思,对他人换位思考,对自己的定位,很深刻。我的学生作业里只有习题,只有别人的想法,还有太多的刻意。他们把对自己、对人生的的思考埋藏了起来。早晨听孩子们读书,书声朗朗入耳,也入我心,让孩子们能大声读、读出自己的声音,也是属于颐和的。晚上孩子们一起玩,丰恺给大家变魔术,结果穿帮了,孩子们大声喊着“好!好!再来一次,我们还要看!”还有孩子过去抱住丰恺,还有人说:“丰恺,我来和你合作!”当成功时大家欢呼雀跃。那一刻,我被孩子们的美好感动得落泪,孩子们无私的包容,真诚的分享他人的成功,是多么美好的爱啊!

     我想起我的课堂上,面对他人的失败孩子们有冷漠,有嘲笑,也曾无数次引导,可干巴巴的道理没有爱来滋养,又如何能发自内心?也有的孩子们为了考个高分彼此之间不能分享学习方法,我一次次触碰他们的自私,心痛之余却有更多的无力和无奈。在颐和,我看到因为“分”而“享”的幸福。是一群有爱的老师,用静静地守候,呵护和滋养了孩子们本来就有的美好,让这些美好一天天重见天日。

    孩子们见到我都会甜甜微笑,会耐心回答我的询问,和我聊几句,带我去打靶场感受,还有很多孩子给我大大的拥抱。文涛陪我聊了一个多小时,解答了我不少教育学生、教育儿子的困惑。孩子们用真诚、美好的爱一次次冲击我的心灵。

     颐和的真、美,爱有太多太多,与其说颐和神奇,不如说爱神奇。是爱让颐和成为了美好的代名词,成为了我们心灵的圣地,爱的力量没有人能拒绝。当我写完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就明白了临别时的眼泪——我舍不得爱,我的心已经和颐和分不开了,颐和也将成为我教育生涯的航向,前行的路上我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可是我不怕,有颐和的爱,颐和的精神,我也相信颐和是我的,我也属于颐和的。此刻,我非常非常感恩我的职业,感恩我的学生,我的儿子,他们让我仰视,让我敬畏!

     爱,是教育唯一的真谛!

让我们一起“用生命感动生命,以行动带动行动” 


    郑委老师“爱与幸福”全国学员联谊会网址及视频课程地址www.iupup.com
    郑委老师近期受邀开设培训班公告:http://www.iupup.com/_d275972512.htm

    郑委老师助理:13511057996(北京) 13953170189(华东)13928406405(华南)

    郑委老师新浪博客地址(除节假日外每天更新)http://blog.sina.com.cn/cpep
    郑委老师微信公众号:zhengweilaoshi

    郑委老师邮箱zw-mail@163.com

让我们一起“把爱传出去,把幸福带回家

 

欢迎朋友们和学员们分享更多的好的故事、学习感受和自家改变的故事给我,我会发布到博客上和微信公众平台上我的邮箱是zw-mail@163.com 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郑委老师微信公众号

   

向劳动者致敬!微信号:zhengweilaoshi(用微信查找方法:手机微信添加朋友功能-搜号码-zhengweilaoshi) 

微信公众号名称:郑委老师(用公众号查找方法:手机微信添加朋友功能-查找微信公众账号-郑委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