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感受生命的美好,看见生命的不易
——参加“研十”的感想
文:爱与幸福大家庭
梦琪(珠海) 点评:郑委
郑委老师前言:每个清晨我都会在微信群中看到《珠海梦琪今日分享》,整整四年时间,没有间断,这就是坚持的力量。四年来,我一直关注着梦琪家的点滴变化,这一次研十,梦琪再次绽放,我相信她的家庭在她的坚持下,会更加幸福和美好。人这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让自己的人生”止于至善“,梦琪四年来一直都没有停止止于至善的成长,这就是生命的意义。爱与幸福要做的事情就是,一,引导人走上止于至善的道路并能一生走在止于至善的道路上,二,让止于至善的人们能够团结在一起形成爱的环境,在爱的环境中生命得到绽放,三,引导止于至善,生命绽放的人成为社会的正能量,帮助更多人去帮助别人,让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让世界因为爱与幸福而更加美好。今天文章的点评中,我说了一句话“不要看低了爱与幸福”,我们引导人的不是仅仅让”我“舒服,尽管让”我“舒服是必要的,但毕竟这个境界有些低,爱与幸福引导人”喜悦的让别人舒服“,这其中,喜悦的是”我“,让别人舒服是”境界“。对于父母,对于孩子“喜悦的无私”才会真正的感受到爱,在爱中收获真正的幸福。
————————————————————————
参加研修班我是经历了一段心路起伏的:从初听时的向往能到那里去好好绽放;到看到朋友圈学员们晒的研修晚会大家HIGH的样子,心里就开始发怵,觉得自己再怎么投入也不可能到达那样的境界,只想独自默默地在角落作为一名看客;经历了种种思想斗争和先生的鼓动之后,最终报上了研十,虽有着想绽放自己的初衷,但更多的是忐忑不安和恐惧,担心突破不了这个绽放自己的过程。先生也在我临出门前对我提出了期望:“真不知道你五天后回家时的状态会是怎样?好期待呀!”就这样我带着自己和先生双重期望忐忑上路了,一路上都是心神不定。(郑委老师:从开始的这一段话,我们就可以看出梦琪的“思虑”和“纠结”,“思虑”和“纠结”特别消耗一个人能量,所以人总会“忐忑不安”和“心神不定”,亲爱的梦琪,请记住八个字“做了再说,错了就改”,让自己在“践行”中成长。)
当飞机到达厦门站后,我一开手机,便收到了厦门家人陈明霞热情的问候短信,当我看到的那一刻,眼泪就不听使唤地充满了眼眶,心里觉得特别地温暖,特别地感动,当即感受到生活是那么的美好,心存感恩!我也随即发短信给先生告诉他:不知是不是自己太久未独自出门的缘故,泪点特别低,好容易被感动!这种想哭的心情一直伴随着我坐上厦门家人的调度车,那一刻我的心里还是暖暖的,不停地回味着!(郑委老师:梦琪的眼泪是内心需要的投射,这些年的梦琪把自己过的太封闭了,内心渴望爱和温暖,走出来感受到温暖的时候,心就开始流泪,好像在和梦琪说”这就是我需要的!“。梦琪,不要总是一个人在家里独自思考,走出来,走到爱的环境中,努力让自己欢声笑语,去迎接生命美好的绽放。)
带着期待和忐忑,我走进了研十的课堂。当晚一开课,郑老师就问我们各自来上研修班的状态?我自己就是带着要绽放的目的来的,内心依旧忐忑。(害怕自己在未来的五天中会不会有什么失控的情况出现,让自己都措手不及;觉得这些年自己内心始终快乐不起来,也不知具体是什么原因,是原生家庭带来的,还是后天新生家庭造成的,我也很想探究?)想什么来什么,在第一天早上,一上课,我就因为课前跳舞活动中的不给力(力不从心,内心特别想跳好,可就是跳不起来,HIGH不起来,心里也着急),(郑委老师:内心特别想好,可是总是好不起来,这是多少孩子的真实写照啊,究其原因,就是内心没有力量。梦琪特别想跳好,其实是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梦琪跳不起来,说明内心没有力量。),被郑老师叫到了台上,真是让我措手不及,一点准备都没有。老师让我当着大家的面跳一个,我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太难为情了!如果让我当着大家的面表个态,简单说几句话还凑合,居然要我当着大家的面去学兔子跳,傻子跳,真有点让我崩溃的感觉(一直以来我都活得特在意别人的眼光)。(郑委老师:活在别人眼光里的人其实是不敢彰显自己意志,不敢活出自我的人,他们通过别人的评价来定位自己的行为,慢慢的,因为没有自我从而失去了生命的内在的力量。)其实我心里也明白,这是老师的一片苦心,想用这种契机,让我有个突破口。郑委老师也一直在旁打趣开解我,慢慢我也有些想“豁出去”的感觉,(郑委老师:”豁出去“其实就是内心积聚了力量的表现,我通过这样的方法,让梦琪走出她的舒适圈,去体验一些她平时不去做,不敢做的事情,通过体验的感受取代她思考的结果,她会发现,她想的和她做的完全不是一回事的时候,她内心的力量就会慢慢升腾起来。),勉强地跳了几下,始终觉得自己内心不强大,力量不够。当郑老师问大家:跳得可不可爱时?大家都异口同声地回应:“可爱”,可我自己内心的回答是:“一点都不可爱,太可笑了,好丢人呀!”(郑委老师:不认同自己的表现。一个人不认同自己,其实就是缺少了”自信“,缺少了”自信“相信别人的能力也会降低。梦琪你要做的事情是不要总否定自己,给你制定适合你的信念口号”抬起头来,面向阳光,自信快乐,我要活出我自己“。梦琪,相信信念口号的力量,坚持!)当结束时,我是恨不能早点跳到座位上躲起来,事后,看到细心的菁京姐专门发来我当时在台上蹦跳的视频和相片,当看到的那一刻,我发自内心地笑了,实在是被视频中的自己逗乐了,确实是跳得太可爱了,当即我将视频和相片保存了下来,事后,那个视频和相片都不时被我忍不住地拿出来翻看,回味!说实话,太喜欢那一刻的自己,那对我来说也算是一种“突破”;感恩郑老师和菁京姐为我留下那段美好的回忆。事后,我突然顿悟了:这个事件“自我”的感受(难为情,丢人)都是脑臆造出来的;而“心”看到的事实,那个真相(确实样子好可爱,自己看着都很喜欢)是多么的美好。看来,我还是活得太用“脑”了,今后只有多用心去感受,打开心扉,那样一切才有可能,生活才会真实而美好;否则只会停留在自己多年以来的固定思维模式中恶性循环,更加地封闭和我执。(郑委老师:说得太好了!说得太好了!说得太好了!梦琪,记住你过的这段话,这是你要突破的地方,你已经有了成功的体验,用”做了再说,错了就改“的行为去体验更多美好,你就会更加美好起来。)
在研十开始的几天里,总是不时地有家人认出我就是那个每天分享的《珠海梦琪今日分享》的梦琪,每每此时她们都会回以热情温暖的拥抱并表达着对我的感谢,而我的不自信让我总是内心极度地不安和忐忑,没有勇气去坦然接受她们对我的感激和肯定。(我对此事理解是:现实版的梦琪和她们期望中的梦琪的能量相差太悬殊了,在她们心目中的我一定是阳光的、内心强大的;而现实版的却是内心充满着无力感。事后我想想,归根结底,还是源于自卑和不阳光,对自身的不接纳,也没有接受爱的能力。)当得知我的想法后,家人们坦诚地回应我:请接受我们的感谢,肯定自己的付出,你是值得爱的……!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我试着接受他们的爱,回应着他们,几次下来,虽然心里还有些不好意思,但真的内心似乎淡定了许多,也自然了起来,觉得这是一种彼此间的成就,特别感恩家人们用行动教会我“自己是值得爱的”,让我学会了接受爱,“我爱你们”!(郑委老师:人只有接纳了自己的不完美才开始完美。所以想要幸福,不要追求完美,越追求越得不到,甚至要么要求和控制别人,要么封闭和伤害自己,人要在接纳自己不完美的基础上去追求完美,这才是人生的真谛。)
在五天的时间里,聆听着郑老师的课程,倾听着一个个生命的故事,感受着那么多生命的不易和坚强,使得原本在自己内心中积聚着多年的抱怨和委屈,渐渐柔软下来,情绪也释放了许多,有些心结也打开了。在我看来,那些生命是对未来是有着多么热切和美好的渴望和期待,才会促使他们勇敢地站出来分享自己,台上的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以各自不同的形式和状态在慢慢绽放着,同时也成就着我们爱的能力。通过他们无私的分享,我也更能清晰地看到他们,感受到他们,理解着他们;慢慢地从他们身上我能感受到自己在当下是很幸福的。(原生家庭并没有带给我过多的伤害,我的父母只是在我成长经历中没有太多地关注我的内心,对我包办较多,这四十年来,我一直都能清晰地感受到父母是深爱着我的,我比许多身边人都幸福!现在我也开始反哺父母了!我爱我的爸爸妈妈!在后天的新生家庭中,我也是幸福着的,我和爱人的感情基础不错,爱人对家庭很担当,在生活和工作学习中也是努力上进型,积极乐观,不断地为自己充电,个人成长很迅速;个人成长的同时,也不懈地为家人营造着更宽松的生活环境;而这些年我则生活得任性和缓慢,甚至有些停滞不前,不如从前般求上进,安于现状,且害怕生活出现变故!)在家人的分享中,我开始能放下和化解自己原本内心还不能释怀的事情和伤痛;比起他们的故事,自己曾经的经历真的不算什么了!是他们的经历让我能更加敬畏地面对生命,学会去爱每个生命!(郑委老师:大家都说研修班神奇,其实研修班所谓的神奇就在于此,让大家看到自己,看到他人,看到生命,用敬畏和慈悲去对待生命,心会柔软和强大起来——打开心扉,让爱进来,战胜恐惧和欲望,感受美好,相信美好,就会美好。)
这其中,最让我有切身之痛的是一位17岁男孩张ZQ的分享,他分享中有一段:在母亲病重时,他在妈妈病床旁的自责和无助…….,听到那里,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因为我看到了儿子,儿子也曾被我,被爸爸,被奶奶用种种让他内疚的方式来凌驾于他的生命之上,让他认为:是因为自己的不好才会给家人带来多么的伤痛,当时的他还那么小,却被他最相信的人伤得那么无助和自责,那时的儿子内心该是多么的害怕,那又是那么小的孩子哪里能承担得起的呀!(郑委老师:”爸爸妈妈出问题,不开心,活得不够好,都是以为我“——孩子用自己的生命背负起父母,他们太弱小了,怎么背负的起来,慢慢的,孩子的腰弯了,笑容消失了,内心挣扎纠结压力巨大,更有甚至被压塌了,不去上学了,叛逆反抗了,一蹶不振了......有时候,父母的爱太沉重了......)我心疼极了,愧疚的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我用爱的名义来胁迫他的意愿,可就那样,孩子还依然爱着妈妈,理解着我,包容着我;那些年儿子活得太不容易了!那种伤痛一定会在他每每无助和不被理解和看见时会侵蚀到他。听他分享的那一刻,我就有种冲动,特别想马上就打电话给儿子向他忏悔,帮他抚平那些过往的伤痛。在研十回家后,我平静地告诉儿子:爸爸妈妈还有其他的家人,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生命负责,没有任何一个生命可以让别人去背负,去凌驾,你值得我们爱,不论你好或是不好,因为你是我们的孩子,妈妈谢谢你,有你真好!妈妈好幸福!……,
我庆幸自己在四年前接触了“爱与幸福”,在这些年的浸泡中,收益良多。正是因为坚持的无形力量,让我在与孩子们相处时,能“看见”他们了,会心疼他们了,不再是一味的牺牲自己来换来他们的内疚而促使他能成长,懂得感恩!心念变了,一切感受都不同了!正如郑委老师所说的那样:每个孩子都是圆满的,他们是带着爱来的,他们是来疗愈我们的,是来爱我们的。来研十前,我已经对此有了深深地感触,来研十后,听着这么多生命的分享,我更是被深深地震撼着!我崇拜我的孩子,因为他们是最有爱的,也一直在用他们的方式在引领着我们学会爱,我感恩孩子!(郑委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崇拜你的孩子“,了解了这句话的真谛就了解了生命。)
我也感恩这群可敬可爱的研十家人们,感恩你们的分享,让我受益良多。在心疼你们之余,更多地为你们的勇气喝彩,为你们的绽放喜悦,我爱你们!直到今天,这些场景都历历历在目,难以忘却!这些天我一直在被感动着,也在变得柔软了,心的温度也在渐渐加温,却始终没有达到自己和先生所期望的状态。当我看着身边的家人们都陆续在分享和绽放,自己曾经很是纠结;但在第三天时,我突然间释怀了:绽放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结果,这些天来,伴随着感受的深入,我的状态越来越走心,内心也越来越坦然,挺舒服的;我虽然没站出来分享,但在聆听的过程中,我觉察到自己爱的能力在提升,心也在慢慢的打开,也感受到内心正在蓄积力量。我忽然意识到我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在慢慢酝酿着绽放,我很享受这个过程。我不再苛求自己,回去后也不再觉得对先生抱歉了。我相信自己会在某一天的用属于我的方式绽放!(郑委老师:所有的痛苦和不幸都来自于执着结果,放下对结果的执着,让心回到当下,感受当下的力量,每一个当下都做好,结果才会最好。人的修行是一生的,只有到达人生最大的结果”死“的那一天才会停止,这就是止于至善的深刻含义吧。秘笈中”树重要还是果重要“这一知识点的深刻含义可能需要大家一生追寻,用行动感受到了,生命就开始美好,如果没有在行动中感受到,你会发现,你的内心世界总是没有那种美好的感觉。)
五天的研修班,常常会因为分享而触发场内气氛凝重,郑委老师这时就会带领我们唱《最好的未来》,这是一首能疗愈我们的歌,每次都会让我热泪盈眶,让我感受到希望和美好,也让我从中看见了自己,看见了孩子,感受到生命的不易!是啊,每个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色彩,有自己的舞台,都要为自己而绽放!
参加研十,让我能理解和看见更多的生命,懂得了每个生命都是需要被爱和值得爱的;懂得了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懂得了我们需要没有分别心的去看待他们;懂得了修行自己要保有一颗慈悲心、利他心,止于至善!我特别地感恩郑委老师给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个净化自己,升华自己的机会!让我收获到了这一生都为之受用的东西:感知生命的美好,看见生命,无分别心地对待生命,每个生命都是值得敬畏的和被爱的!爱是需要传递的!在感受到生命意义时,明白“爱是化解一切问题的良药” !
离开研十的会场,坐上归家的动车,一路上,我的嘴里都不由自主地哼唱着要首带给我希望的《最好的未来》;回家后日子,这首歌也总是占据着我的心和嘴,哼着它让我想起了研十的家人们,也让我更加期待着明天的美好!
后续的感悟:
从接触郑委老师的爱与幸福理论体系至今已经近四年了,这几年里,我自己由开始的积极泡群冒泡,参加线下活动,到这两年的潜水,状态也是由当初的积极改自己,到现在的面对先生时“放任“自己,对孩子,我已经越来越能“看见”他们了,女儿一直都是贴心可爱的小棉袄;跟儿子的相处渐入佳境,在外地寄宿初一的儿子每天中午和晚上都会打来电话跟我聊些心事,每次电话中都毫无掩饰地告诉我:妈妈我好想你!哪怕没什么可聊的,儿子也会告诉我:妈妈,我就是报个平安,我想去和同学玩了!多么温暖的儿子呀!而面对始终对我有要求的先生,我越来越不想去改变自己什么了,这一年多来,我是任性地跟他相处着,觉得自己很无力,也不想苛求什么,这样下来,倒是先生,对我越来越温暖体贴,也越来越关心我了,对我的事情也越来越上心了。包括这次的研十,最终能成行,先生是最大的功臣!(郑委老师:梦琪的先生我也很熟悉,我我一直很清楚他们家的状况,要么梦琪改变——内心强大起来不再对抗丈夫的要求,看到丈夫内心对自己的爱,要么梦琪的先生改变——降低对妻子的要求,理解妻子内心缺少力量,懂得妻子不是不听而是渴望丈夫的爱,努力让妻子安心和开心。只要他们中一人真正改变,家庭就会更加幸福和美好。我看着梦琪的家庭越来越好,而这一次,我相信他们的家会又一次飞跃,变得更加幸福。)
在上完研十后归家的第二晚,紧接着参加了珠海的沙龙,又见到了敬爱的郑老师,老师在沙龙中提到的新知识点让我开始意识到这么年自己的不快乐、委屈,都源于自己处理事情的“发心”,这些情绪的背后“我”是不开心的源头,听着老师的点评我突然间释怀了,也明了了:这些年,我修行自己一直停留在梳理这些情绪,当这件情绪梳理完后,觉得事情也解决了,可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依旧会陷入同类情绪的恶性循环里,本质问题没解决,走不出来。现在明白了只有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转念,心境的提升,才可以跳出这种怪圈,才有幸福和修行可言。(郑委老师:那天我答疑的时候和全场近百人说”千万不要把爱与幸福看低了“,我们引导人的不是让”我“舒服,尽管让”我“舒服是必要的,但毕竟这个境界有些低,爱与幸福引导人”喜悦的让别人舒服“,这其中,喜悦的是”我“,让别人舒服是”境界“。)当我明白了这些后,我不由地心疼起先生这些年的不易,还有这些年跟父母相处时总是“好心做坏事”的别扭来。先生是位特别有担当和有责任心的男人,这些年他独自撑起这个家,总是抱着一颗提升家庭的生活品质,让家人生活得更滋润些,压力之大是不言而喻的。我呢只用将家的后院操持好,去年他为了让儿子有个更好的学习平台,办了全家移民,在别人眼里这应该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我却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他的发心是为了大“家”,而我却是为了“自己”,因为我怕自己承受不了国外生活的寂寥和种种不适应,也不愿目前平淡安宁的生活有任何的变动,从他操办这事开始我就一直内心特别地抗拒,甚至一段时间以来,常常是一想起来就以泪洗面,心情压抑,特别想不开,可想而知,他得承受着多么巨大的精神压力,他也很痛苦,这边顶着风险和压力,那边还得帮我排解心里的不安定感和无助,现在听了郑委老师的点评,转念一想,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家,都是为孩子们好,根本没考虑他自己,他为了陪伴孩子和我,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几年的时间在国外。做出这么重大的决定,对先生而言也是一种巨大的考验呀!但他一直都默默承受着,这些年来,他过得很不容易,用他的话来说,他自己像是养了两个女儿,我是大女儿!现在我越来越心疼他了!(郑委老师:真正内观自己,才会真正看到别人,只有真正看到别人,内观才是真的。很多人都在改自己,”看不到别人“的改自己可能改的并不是自己。祝贺梦琪。)
原来,我一直在找寻是什么原因导致如今的我生活得如此无“安全感”“内心很无力”,回想起这四年来,我唯独对自己最有交待的事情就是做到了坚持:每天的分享,每天的心赏,每天的背/读秘笈!做这些事的初心也是为了追求从量变到质变,我相信因为“坚持”,总有那么“突然的一天到来”,这些年,我也收获了很多个“突然一天”,这样的坚持慢慢变成了一种习惯,而且是一种积极的习惯,是“爱与幸福”成就着我!在这样坚持做着、做着,慢慢就没有那么强的目的性,收获的却是我最需要的“爱”,是“爱与幸福”成就了我,这一切都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感觉真好!我爱你们,亲爱的“爱与幸福”的家人们!未来的路上,我也会顺应自己的心去感受爱,传递爱!我也相信自己的家庭在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幸福,孩子也会越来越好!
微信公众号名称:郑委老师(用公众号查找方法:手机微信添加朋友功能-查找微信公众账号-郑委老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