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要从心底真正地信任孩子

(2012-07-19 06:20:51)
标签:

孩子问题

家长教育

亲子关系

真正好

郑委

杂谈

分类: 生命觉醒反思类
    很多中国家长不信任孩子,不管什么事情,还没有听孩子说,还没有让孩子去做,就认为孩子不行。“孩子是读心的,不是读嘴的”,在孩子需要肯定和信任的时候家长不信任孩子,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变得真的“不值得信任”了。其实,家长认为孩子不行,只是家长自己的一种想象,认为孩子不行的家长,一定没有真正放开手、放开心,家长们只要能真正地做到一次信任孩子,就会发现,孩子不是家长自己脑海中所想的样子,甚至孩子们比家长所估计的要强很多。

    家长只要真正体验过了信任孩子的滋味,也一定会像黄W一样得出这样的感触:“从内心里相信他,就会去欣赏他,从内心里信任他,就会站在他的角度去认同他。”做到了这一步,亲子关系想不好都难,想让孩子不信服你说的话都难。这样,还怕培养不出优秀的孩子吗?

 

要从心底真正地信任孩子

幸福家族132期学员  黄W

    我在经历了三个星期的习学后,发现了一个现象,我表面上说起来好像是信任了孩子,可一遇到事,一张嘴,那种不信任,高要求不自觉地又带了出来。

    看看下面发生的事吧。我下班回来了,孩子拿着英语第八单元测试考卷给我看。我看了一眼,成绩没有上次的好,92分。我心里咯噔了一下,继续忙着手上的活儿,但没有说话。孩子开始说了:“妈妈,这次考试比较难,我们班最高分才94分。我比徐来(平时成绩很好的一位同学)还多了一分,所以我很高兴。”由于我心里的一咯噔,话就脱口而出:“错误是宝贝,是使我进步的宝贝……”我还没说完,孩子扭头就走了。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正是因为我以前对她有较高的要求。我没有说话,孩子就知道我在想什么,就知道这个分数会给我带来什么样的想法,所以她才有了上面地解释。当我把这件事告诉指导老师时,她指出我心理上的根本原因还是对孩子的不信任,孩子本来是希望妈妈认同她的努力,认同她的分数,渴望得到鼓励。但我没有说话。孩子肯定在想:“你还是觉得我不好!”是的,当我看到分数的那一刻,的确认为它离我心里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虽然我没有表示出来,但我的表情却被孩子敏感地扑捉到了。郑老师说过的: “孩子是读心的,不是读嘴的。”真是太对了。

    说起对孩子的信任,这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在孩子上三年级的寒假里,我们全家都回孩子的奶奶家过年。孩子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玩得很是开心。一天,孩子的姑姑要下楼去买东西,小孩不喜欢在家里呆,就也嚷嚷着要下去。我答应了,姑姑先下了楼,孩子随后也跟着下去了。过了半个小时,姑姑回来了,说是没有看到孩子。当时我正在看电视,完全没有在意。孩子的爸爸穿上衣服下楼去找了,十分钟后回到家里,孩子没找到,也没回来。家里人显得都很着急,奶奶说:“这能跑到哪去了呢?”

    可我那时心里一点都不着急,我坐在那不动。孩子的爸爸绷不住了,冲我喊:“你看你,也不去找找她,孩子在这人生地不熟的,被别人拐跑了都不知道。”也不知问什么,我当时就是心不慌,还对家人说:“我了解我的女儿,她不会有事的。”迫于爱人的压力,我磨磨蹭蹭地去穿衣服,正准备出门,孩子欢快地跑上了楼。当然她是挨了一顿训。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我正是因为对孩子充满了信任,所以我的内心是笃定的,真的没有一丝一毫得着急与慌张。孩子当然也不可能得到我的训斥。这次小意外,难道不是她独自出门最好的一次体验吗?

    两件事不同的心态决定了完全不同的行为。这个信任,也就是对孩子的信念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啊。从内心里相信他,就会去欣赏他,从内心里信任他,就会站在他的角度去认同他。感谢我重新又习学了一遍什么是信任。在这条自我改变的路上,我还会反反复复走很多弯路,但是我始终相信,始终坚信我一会完成由自然型父母到智慧型父母的转变。

    再次感谢郑老师,感谢袁老师,感谢真正好的每一位成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读书之乐
后一篇:孩子的心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