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日联军史》读后之三
(2015-11-25 12:17:12)
标签:
东北抗日联军史中央党史出版社 |
分类: 杂谈 |
“日本华北驻屯军”这个提法正确吗?
史义军
在《东北抗日联军史》第18页有这样一段话:“从4月21日到5月25日,日本政府先后调日本华北驻屯军三个中队、日军第六师团、关东军第三师团等部共1.5万余兵力到达青岛……”。
这一段话说的是1928年的济南惨案这段历史。关于这段历史的来龙去脉我们不去管它,这里单说说“日本华北驻屯军”这个提法。这个提法很不准确,在《东北抗日联军史》这样一部权威著作里出现这样的提法凸显出编撰者专业基础知识的匮乏。这里我说说什么是驻屯军。1901年(光绪二十一年,辛丑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于9月7日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中第9款规定:中国应允诸国(指美、英、俄、德、日、奥、法、意、荷、比、西)留驻军队,以保海道至京师无断粮之虞。约定日军应为400人。同年11月24日,日本派出“清国驻屯军”,由司令部、北清驻屯各部队、上海驻屯步兵大队编成。1913年10月,改称“中国驻屯军”。1927年4月,“中国驻屯军”辖天津、北平(今北京)驻屯步兵等。1931年九一八战争爆发后,“中国驻屯军”增加了工兵、通信兵以及炮兵分队。到1935年5月,北平驻屯步兵为两个中队,天津驻屯步兵为八个中队,山炮兵一个中队,工兵一个小队,分布在北宁铁路沿线地区。
这就是“中国驻屯军”的基本情况,在权威的军史著作中没有用“日本华北驻屯军”这个提法的。《东北抗日联军史》编撰人员在写这一章时,请军史专家看过没有?这么权威的著作出现这么权威的笑话很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