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兴隆林业局东北抗联密营遗址群考察记(十一)

(2015-10-09 14:47:55)
标签:

兴隆林业局

中国记忆项目

鸡冠山密营遗址

分类: 摄影

兴隆林业局东北抗联密营遗址群考察记(十一)

史义军

兴隆林业局东北抗联密营遗址群考察记(十一)

在这次考察中,一个新的概念让我对中国记忆项目的外延和内涵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个概念就是记忆空间。过去三年我们做口述历史是一种记忆的方式,这次对东北抗日联军战绩地的考察,如果用记忆空间的概念来解释,那就是运用最先进的记录方式将东北抗联活动过的地域的信息尽可能地保留下来,比如那一片片大山,那一条条战壕,那一个个地窨子、菜窖、鹿窖以及和东北抗联相关的战斗生活用品。在现场用摄像、照相的方式记录下来,非常更重,离开了现场,就无法解释,甚至无法还原历史,现场,一定要强调现场。

记录的手段是先进的,但是想要完整地保留信息也是不可能的,比如那一片大山的林相已经发生了改变,经过几十年的采伐,原来密营地都是针叶林,用林业的术语原来这里都是青趟林,林中根本没有现在这么多灌木,原来的林中是可以走马的。在我们发现的遗物中马镫、马蹄铁很多,这说明东北抗联第三军是以骑兵为主的。如果忽略了林相的变化,怎么可能想象这么茂密的灌木丛可以走马呢。

再比如,我们在小鸡冠山后背,发现了够松塔的工具也证明当年这里是以针叶林为主的林相。

兴隆林业局东北抗联密营遗址群考察记(十一)

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些因素,就不可能还原历史,也不可能得出正确的判断。

正因为当年针叶树种多,在小鸡冠山后背才有那么多木刻楞房子的痕迹,而外围的密营如大小转山子的居住区基本上是以地窨子的方式为主,特别是大转山在山脊上还有地窨子,这里即能当战斗的掩体,也可以居住三到五人,取暖不可能像木刻楞房子中靠火炉和火炕取暖,山脊上的小地窨子只能靠火盆取暖。

兴隆林业局东北抗联密营遗址群考察记(十一)

兴隆林业局东北抗联密营遗址群考察记(十一)

兴隆林业局东北抗联密营遗址群考察记(十一)

这次考察过程中收集到的物品如果离开了当地的环境,如果没有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在现场记录,如果没有历史工作者的文字说明,孤零零的一件东西摆放在博物馆里又有什么意义呢?

中国记忆项目太重要了。

兴隆林业局东北抗联密营遗址群考察记(十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