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泾川教研”数学组

(2023-03-23 10:16:59)
泾川教研”数学组


认识平均数     张明珠

               

一、创设情境,经历平均数的生成过程

(出示篮球赛图片)

同学们,这是我们学校班级篮球赛三年4班要在ABC三位同学中选一位参加一分钟投篮比赛,这是他们的四次测试成绩。

(一)A同学6666

问:要表示A同学一分钟投篮水平,用哪个数据比较合适?

(二)这是B同学在4次测试中的表现,请思考:要表示B同学的一分钟投篮水平,用哪个数据比较合适?

(出示活动要求)

活动要求:

1.思考:要表示B同学的一分钟投篮水平,用哪个数据比较合适?请你圈一圈、画一画、写一写。

2.完成后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汇报:

95

:你同意他的想法吗?

移多补少

师:这个同学是这样移的,你看懂了吗?

小结:像这样把多的补给少的,让每一次投球的数量变得同样多的方法,我们可以叫做移多补少法。

求和平分

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汇报算式)

算式的每一部分表示什么意思?求出来的7表示什么?

小结:我们把这样先求总数再平分的方法叫做求和平分法。(动画演示求和平分)

(梳理演示动画,再把目光投到屏幕上)

对比

这两个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预设:

 

揭示平均数含义

A.揭题:无论是移多补少还是求和平分,我们都是把原来不同的几个数变得同样多,这个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板书:平均数)

B.质疑:

(a)观察B同学4次投篮的个数5986没有7呀?为什么用7来表示呢?(请孩子重复或补充)

(b)这个平均数7是真实的投篮个数吗?

    小结:虽然平均数7不是实际的数量,但是它与这组数据中的每个数都息息相关,它代表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板书:整体水平)

    (三)C同学4710,请假)

     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前两位同学的投篮水平,我们再来看看C同学的。

这是C同学的投篮情况,在第四次测试时,他请假了,所以只有前三次成绩。你们说应该怎么办呢?

预设:求前三次的平均数进行比较。

    师:是的,在次数不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表示个人的成绩更好。

请你估一估前三次的平均数。在学习单上求出。

问题:平均数7和第二次投7个表示的意思相同吗?

预设:不相同,平均数7代表的是他3次投篮的整体水平,而第二次投7个是他一次的成绩。

小结:(指)第二次投7个是这组数据中的某一次成绩,平均的数7是这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指)。

 

二、利用直观,加深平均数的意义理解

1.体会平均数的敏感性

由于B同学C同学的成绩相同,所以叶老师打算让C同学进行一次补测。

猜一猜,C同学第四次可能投了几个?平均数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汇报:(课件演示:学生说投了几个,课件就演示几个情况)

现在你对平均数有什么新的认识呢?
    小结:看来,平均数可能会随着一个数据的变化而变化。平均数是很敏感的哦!

观察这幅图,平均数有没有可能低于4?高于11?平均数的取值范围是多少呢?

你还有什么发现?(平均数介于一组数据最高和最低之间,多的部分和少的部分相等)

最终,班级决定让C同学参加比赛。

三、巩固练习

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平均数,请看

1.

泾川教研”数学组 

 

泾川教研”数学组 

泾川教研”数学组 

 

【运用平均数介于一组数据的最高和最低之间的特性,平均数代表整体水平而非个人水平

2.

这位同学的成绩是150个,你觉得他的成绩如何?出示全班估计。

泾川教研”数学组泾川教研”数学组 

【感受平均数可以表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四、小结

说一说,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泾川教研”数学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