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泾川之秋“数学专场研讨活动(一)

(2022-11-10 15:47:52)
泾川之秋“数学专场研讨活动(一)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卢春丽

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73页。

教材分析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是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第一课时内容。关于除法计算在整个小学阶段是这样安排的:(看幻灯片)所以“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这一内容是小学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也是第二学段学生要学习的最为复杂的整数计算知识。

学情分析

1.学生的认知起点: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是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用整十数除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的口算除法。

2.学生的能力结构:通过三年级笔算除法的学习,已熟练掌握了估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了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学生的学习风格:学生已学习了三年时间,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了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容易接受新知,所以教学时要注重创设情境,提供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机会和时间。

4.学生学习时的困难: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一位数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但本单元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对学生而言,则是一次认知上较大的飞跃。因为,一个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学生可以借助直观的想象,运用平均分的思路分析商的定位问题,而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则往往难以借助直观的学具进行分析,这时,商的定位则完全需要对算式各位数字意义理解的基础,才能进行确定。如“92÷30”的计算,如果不用竖式计算,他们知道90里面有3个30,所以商是3余2。但在竖式计算时,他们可能会把这个“3”定位在十位上,出现十分明显的错误。为此,教学这一内容时,重点应突出商的定位问题。

教学目标

1.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操作、尝试、类比等方法,理解除数是两位数(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2. 经历由“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类推到“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

3.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商的书写位置。

前置作业内容

《笔算除法》前置作业

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92÷3=                 178÷3=     

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应该怎样计算?(说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复习关联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板书)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觉得与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有联系呢?

学情预设:学生观察题目后,可能回忆起相关联的知识有:口算(估算)除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与关联。

1、 口算:  30×2=      40×3=     90×4=       

60÷30=     120÷40=   360÷90=

      62÷30≈    127÷40≈  363÷90≈

2、展示前置,复习旧知。(课件出示)

《笔算除法》前置作业

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92÷3=                 178÷3=     

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应该怎样计算?(说给爸爸妈妈听)

1、展示学生完成的前置作业,互相评价。

2、学生具体说一说怎么算的,集体回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怎么笔算?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入手,通过课前复习口算除法、前置回忆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唤醒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温故知新迁移算法,同时便于与新课例题对比理解算理。】

二、理解算理  掌握算法

(一)、教学例1

1、自主探究,感悟算理。

课件出示:92本连环画,平均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该怎样列式?(92÷30)

师:为什么要用除法来计算呢?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结合情境想到:求92里面有几个30?】

师:92÷30等于多少呢?你能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解决它吗?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用口算92÷30=3……2,也可能利用刚刚学过的估算92÷30≈3解决。】

师:除了口算,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引入笔算。

提出要求:用92根小棒代表92本书,你可以先圈一圈,再把圈的过程用竖式表示出来。(学生尝试列竖式解决)

2、交流互动,理解算理。

教师收集有代表性的作品,汇报展示。

学情预设:分三种情况进行汇报。

第一种:商是3但书写在十位上的情况。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小棒图,在交流与辨析的过程中,重点理解“3为什么应该写在个位上?”。

第二种:解决竖式中的“90”,学生只是在十位上写“9”的问题,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明确它是商和除数的乘积,表示90个一,而不是9个十。

第三种:书写正确的作品,引起学生的共鸣 。]

教师结合小棒图,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同时规范板书除法竖式。

设计意图:学生尝试计算后,引发矛盾冲突。用辩论的形式引导学生针对不同学情进行分析,重点讨论 “3为什么写在个位上?”,进一步突出算理的理解。】

3、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随堂练习:80÷40  64÷20  178÷30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正确笔算,也可能会在计算178÷30碰到新问题。这是对前面学习内容的巩固,也同时引入了下一个例题。】

设计意图::完全放手让学生尝试计算178÷30,教师采取以学定教的教学方式。】

(二)、教学例2

1、自主尝试, 发现问题。

学情预设:对于178÷30,学生有刚刚学过的算理的支撑,大部分学生应该能正确的书写商的位置。】]

2、交流互动,解决问题

师:在计算178÷30时,你是怎么算的?怎样想出商是5的?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到:178÷30,被除数的前两位比30小,就要看前三位。也可能这样想:30×(  )接近于178且小于178,所以商是5,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被除数的前两位比30小,该怎么办?】

3、巩固练习,强化算法

                

(三)、类比提升,内化算法

结合我们刚才做的这些题,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除数是两位数

整十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根据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类推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沟通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对知识有系统、完整的认识。】

三、综合练习  内化应用

1、基础练习。教材74页2题。

2、变式练习。教材75页第8题。

3、综合练习。(略)

四、全课总结  畅谈收获

笔算除法的道理,还有谁不理解?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还有谁有疑问?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思路:

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融入到学生们喜欢情境中,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渗透爱护环境的意识。教学目标的落实是主要是分四个环节来完成的,分别是“导入”、“新授”、“练习”和“总结”。通过这四个环节的教学,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逐渐击破。

在导入环节中,可以唤醒学生对笔算除法知识的记忆,能够说出商中的3要写在十位上的原因。同时还可以为新授中的知识做铺垫,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新授环节中,为了能让学生明白对商中的“3”的位置正确定位,加深对算理的认识,我设计了估算和用小棒这样的数形结合方法教学,给予学生更直观的感受的同时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在例2的讲授过程中,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迁移来解决问题,然后互相交流方法、思想分享成功的喜悦。练习环节中为了避免枯燥无味,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我设置了小鸟找家这一游戏,培养学生动手合作能力和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最后的课堂总结环节中,鼓励学生能各抒己见,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认识。

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且通过语言的鼓励和小贴纸的奖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习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泾川之秋“数学专场研讨活动(一)泾川之秋“数学专场研讨活动(一) 

指名学生读算式说结果,并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泾川之秋“数学专场研讨活动(一) 

指名学生上台板演后交流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教科书P73例1。

泾川之秋“数学专场研讨活动(一) 

师:这道题该怎么解决?为什么这样解决?

【学情预设】学生能说出:因为要求可以分给几个班就是求92里面有几个30,所以用除法来解答。

师:想一想,92÷30等于多少呢?

【学情预设】学生有前一节课的知识基础,能想到把92估成90,再用90除以30口算得3,答案是可以分给3个班。

师:准确的结果又是多少呢?这需要我们进一步精确计算。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目的:一是帮助学生复习口算除法以及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为本课学习奠定基础;二是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良好的计算习惯,同时把口算、估算、笔算相结合,实现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引发思考,揭示课题。

二、尝试探究,理解算理

1.独立计算,明确算理。

师:请同学们先尝试独立试商并写出笔算过程,算完后在小组内交流你们的算法。

指名板演。

【学情预设】学生通过前面的估算知道92里面约有3个30,在这里能准确商3,但是有学生会把3商在十位上。

泾川之秋“数学专场研讨活动(一) 

泾川之秋“数学专场研讨活动(一)师:我们来看一看两位同学刚刚写的笔算过程,请你们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不一样?谁对谁错?

【学情预设】学生能正确给出判断,知道92里面约有3个30,所以这里的3表示3个一,只能写在个位上;也有学生会说因为除数是两位数,我们要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用哪一位去除商就应该写在那一位上,所以3写在个位上。

2.课件演示,进一步加深理解。

师:我们一起来看课件演示,看看同学们笔算得对不对。

课件出示图片。

泾川之秋“数学专场研讨活动(一) 

泾川之秋“数学专场研讨活动(一)师:把92根小棒每10根捆1捆,每3捆分1份,这样分出了3份,也就是90根,还剩2根,所以92÷30商3余2。

学生完善解答过程,注意写答语。

【设计意图】此处无论是引导学生进行估算,还是引导学生借助小棒图直观展示结果,都是为了让学生理解“3为什么写在个位上”。这个问题学生最易出错,在此重点讨论强调,进一步突出对算理的理解,分散难点,这是一个不断明确算理掌握算法的过程。

3.课件出示教科书P73例2。

泾川之秋“数学专场研讨活动(一) 

(1)学生独立试做后交流算法。

学生能发现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需要用前三位来试商。

(2)试商。

师:商为什么是5呢?

 【学情预设】学生能说出因为5个30是150,150接近178。如果商6,就是6个30是180,180比178大,不行。

师:被除数是三位数了,为什么这里的5还商在个位上呢?

【学情预设】有学生会说因为前两位不够除,我们用前三位来除,所以商在个位上;也会有学生说因为178里面最多有5个30,所以5要写在个位上。两种说法都是可行的。

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板书。

泾川之秋“数学专场研讨活动(一) 

【设计意图】本环节先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试算后再交流算法,教师通过一步一步地追问“商为什么是5呢?为什么商在个位上?”,让学生充分理解算理算法,夯实算理基础,从而有效突破重难点。

4.总结算法。

师:谁愿意结合这两道例题,总结一下我们是怎样笔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

【学情预设】泾川之秋“数学专场研讨活动(一)学生可能会总结: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如果不够除就要看前三位,再想乘法口诀试商,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

师小结: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先用被除数的前两位去除,前两位如果不够除就要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设计意图】加强学生的说理训练,不仅能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算法,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的自主性、灵活性和准确性。

5.完成教科书P73“做一做”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算法。

师:商在哪一位上?为什么?三、巩固练习,内化应用

1.课件展示教科书P74“练习十三”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2.课件展示教科书P74“练习十三”第2题。

学生思考后快速回答。

【设计意图】1题是试商的练习。试商时要想“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几十”。第2题安排了4组算式,上下对照排列,每组算式中的除数都是相同的整十数,被除数都是比较接近的两位数或三位数,目的是引导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进行试商。

3.课件展示教科书P74“练习十三”第4题。

学生独立计算,展示交流。

提醒学生先观察被除数的前两位是否够除,再完成计算。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