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之秋“语文专场研讨活动(四)


大自然的声音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联系上下文学习幷理解“呢喃细语”“雄伟”等词语,正
确书写“感”“受”2个生字。
2.借助图示,梳理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通过抓住重点字词句、想象、朗读等方式学习第二自然段,品味文中生动活泼的语言,感受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4.尝试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通过抓住重点字词句、想象、朗读等方式学习第二自然段,品味文中生动活泼的语言,感受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课前游戏,我来听声
1.
交流平时生活中发现的“大自然”的礼物
大自然带给我们许多珍贵的礼物,老师这里也带来了一份,猜一猜,这些是什么声音?
2.揭课题,读课题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听听--《大自然的声音》(齐读课题)
板块二:检查预习,梳理脉络
(一)出示词语,检查预习
呢喃细语
小溪淙淙
(1)
认读多音字“呢”,理解“呢喃”就是小声说话(配图理解)理解“呢喃细语:那什么是“呢喃细语”呢?你能猜一猜吗?
预设一:这样的声音应该是很轻柔的。
评价:联系上下文就能帮助我们理解难懂的词语了。
预设二:口字旁,和声音有关,应该是声音小。
评价:看字形就可以来猜测他的意思。
小结:看来,我们第二单元学习的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这项本领很好。
(2)
预设:都表示水声,而且水声越来越大(出示图片体会)
再次认读词语
(二)感知美妙
1.大自然里会有怎么样的声音呢?
课文的第一句就这么写。(PPT出示:大自然里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2.换词理解
(1)作家叔叔把自己的独特感受都藏在了一个词语中--美妙。那什么是美妙呢?
预设:好听、动听
评价:你们给它换了这么多个意思相近的词。
3.指导朗读。
(三)梳理文脉
那文章中讲述了大自然哪些美妙的声音呢?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
学习任务一:
1. 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想: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美妙的声音?试着完成课后第2题
相机指导:你是怎么找到的呢?
预设一:所有的句子都是每一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这个句子就是这一段的关键句,能够概括这一段话的主要意思。
评价:学会抓住关键句就能帮助我们快速了解一段话的意思。
预设二:这篇文章从风、水、动物3个方面写出了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指导学生朗读感受文章美妙的结构图)读
板块三:聚焦片段,品味语言
过渡: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风”这位音乐家。
(一)学习任务二:
读: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画:你认为风的声音美妙在哪里?用波浪线画出来。
学生交流
(二)抓住关键词,聆听声音的动听
他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1.你来说说这句话中风的声音美妙在哪里呢?
2.想不想去听一听手风琴的声音?
小朋友们竖起你的耳朵来听一听(播放视频)你感觉怎么样?
3.作家叔叔会写,他把风的声音比作演奏的手风琴的声音,写出了声音的动听。【板书:动听】
4.我们一起读读这份美妙。
(三)学习方法,感受声音的丰富
1.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美妙?
当他翻动树叶,树叶就像歌手一样,演奏出不同的歌曲。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歌手,有不一样的音乐。
这么多个不一样,给你带来怎么样的感受?
声音的多种多样,声音的丰富,带来了美妙。【板书:丰富】
2.想象一下,可能会有哪些声音?(枫树、柳树……)
3.表达美妙之情
多么丰富,多么美妙的声音,谁愿意美美地读一读。
衔接:我们用了找一找,找到美妙的地方;想一想,想出了美妙的画面;
读一读,读出美妙的句子,感受了美妙的语言。那孩子们能不能用这样的方法学习课文第三句呢!
(一)学习任务二:
读: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画:你认为风的声音美妙在哪里?用波浪线画出来。
学:用上“找一找,想一想,读一读”的方法,学习第三句话。
(四)品读声音的变化
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1.
(1)轻轻柔柔的 呢喃细语
读着“呢喃细语”,你想到了什么?
(2)雄伟的乐曲充满力量(在哪里听过?)
读着“雄伟的乐曲”你想到了什么?
学习任务三:
小组合作:四人小组合作,根据片段内容,展开想象说一说。
2.想一想美妙之景,试着完成课堂作业本P72
预设:读着“呢喃细语”,我仿佛听到了妈妈在轻轻柔柔地叫我起床;读着“雄伟的乐曲”,我仿佛能听到狮子在吼叫。
小结:你们真会读书,走进了作者,读出了他的内心感受。
3.小结:孩子们,作家叔叔在这里写了两种风,一是微风,二是狂风,这么一对比就把声音的变化写出来了,多美妙呀!【板书:变化】
男女生合作读:能不能通过你们的朗读,把这个美妙声音的变化读出来呢。(引导学生读出“轻柔”和“充满力量”的变化)
板块四:多样积累,诵读风声
1,这位大自然的音乐家,带给我们一场音乐的盛宴,让我们感受到了声音的动听、丰富和变化。(齐读课文)
2.这么美的语言想不想积累下来?那怎么积累呢?我们请个小伙伴来告诉我们。(出示:第七单元交流平台)
3.尝试背诵
4.这堂课,风这位音乐家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美妙的感受,接下来我们就把感受这两个生字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1)观察“感受”,“感”字上宽下窄,“受”上面窄下面宽。
(2)教师板书,学生书写。
总结:风声是美妙的,水声是美妙的,动物的歌声也是美妙的。我们下节课继续聆听大自然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