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之秋“语文专场研讨活动(二)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
《爬山虎的脚》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叶圣陶先生通过长期、连续、细致的观察,发现了爬山虎的生长位置,叶子的特点,脚的样子,怎样往上爬以及脚的变化。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先通过圈画关键词语感受作者细致观察的地方,再发现生动准确表达的背后是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从而学会观察。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观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经过三年级的学习,已经有了主动观察的意识和习惯,有留心观察、细致观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的经验,基本能够把观察所得写清楚。因此顺承三年级“留心生活,细致观察事物”的要求,本单元进一步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细致连续的观察”。在进行教学重点的突破中,可以采用学评结合的方式,通过圈画关键词句,填写观察表,进而完成作业本题目的进行巩固所学,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作者生动准确的语言源于对生活连续细致的观察。
教学目标:
1.
2.
3.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圈画关键词句来了解爬山虎的样子,体会作者生动准确的语言。
2.利用观察记录表,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教学过程:
板块一:揭示课题,指导书写
1.
2.
3.
生:它会怎么爬?用什么爬?
过渡:今天就让我们追随作家叶圣陶先生的文字,去认识爬山虎的脚。
板块二:预习反馈,梳理内容
1.
课前,老师收集了你们认为难读的词句,现在考考你们。
理解“曲”:你看爬山虎的细丝是弯曲的,弓箭是弯曲的,这个字表示弯曲的时候读曲。
这个句子不好读,请你练一练。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儿化音读得真标准,我们一起试一试。
过渡: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观察员,我们需要先了解爬山虎这种植物。
学习活动一:
2.想:课文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爬山虎?
3.填:完成《课堂作业本》第3题的部分题目。
文章第一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生长位置,第二自然段讲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3-5自然段重点讲了爬山虎的脚。
过渡:这节课,我们先观察爬山虎的脚。听说叶圣陶先生在观察这一方面特别厉害,他观察事物总是特别仔细,我们就一起学习他的观察方法。
板块三:圈画词句,体会细致观察
学习活动二:
1.
2.
评价——如果你能找到,请在对应的评价栏上打勾
一.学生交流反馈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你为什么给这句话打上三颗星?
是啊——出示图片对比,你看,蜗牛的触角我们平时都见过,细细的,像个小枝差,和爬山虎的细丝很像,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特别仔细。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这句话告诉了我们脚的位置。叶柄是什么?——出示图片,原来是叶片和茎相连的部分。
跟新叶子一样嫩红——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它颜色是红的那样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小结:这几个句子告诉我们脚的位置很隐蔽,连细丝的数量也很精确,可见作者观察真的特别细致。
二.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
有一位小观察员觉得这些句子特别生动好玩,把它背下来了,可是不小心背错了几个字,你觉得这样背可以吗?
原: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改:茎上伸叶柄的地方,反面长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请你说——请你们做做“伸”这个动作,“伸”这个字说明了爬山虎的脚像人一样,会主动地成长,作者的语言是多么生动准确呀。
三.有一位同学把爬山虎的脚画了下来,大家帮她判断一下,哪一幅画对了。
3.
你读懂了课文,选出了正确的第三幅。
小结:叶圣陶先生从位置、形状、颜色三个方面细致观察了爬山虎的脚,为我们描绘这一幅准确生动的画面。
三.学习资料袋
爬山虎的脚太有意思啦,我们也赶快当一回小小观察员,像资料袋那样去观察记录爬山虎的脚。
出示资料袋——这两份观察日记有什么异同点?
你说到了他们的观察时间比较长,并用简洁的语言记录了观察对象的变化。但是他们的形式不一样,一个是图文结合,一个是表格。
如果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观察员,关于爬山虎的脚,我们要记录什么?
时间和变化少不了。傅老师根据你们所说的内容,帮你们制作了这种表格来记录爬山虎脚的变化。
板块四:填写表格,体会连续观察
学习活动三:
1.
2.
谁愿意来分享你的观察记录表?
我们的观察对象是爬山虎的脚,时间的变化有原先、现在、后来、逐渐。脚的颜色会从嫩红变成灰色。样子会从六七根细丝变成小圆片,细丝原本是直的,现在弯曲了。动作一开始是伸、触、巴、拉。
请你校对一下观察表。
成为一名优秀的观察员不仅要会记录,还要学会发现。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横着看,我们发现作者观察爬山虎的脚不仅细致而且全面。
竖着看,从时间的变化中我们发现作者还连续观察了一段时间——板书:连续观察
现在你能完成课堂作业本的这道题吗?——填写正确,就可以在这评价栏里打勾
总结:同学们,处处留心皆学问。这节课我们跟随叶圣陶先生的步伐,连续细致地观察了爬山虎的脚。那么爬山虎的叶子又有怎样的特点,它又是怎么爬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