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泾川之秋“语文专场研讨活动(一)

(2022-10-24 14:27:05)

关于举行“泾川之秋”语文专场研讨暨教共体教研联谊活动的通知

各处室、年段组:

为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用好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促进广大青年骨干教师积极研究课堂教学,不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根据水头二小校本研训计划,决定举行“泾川之秋”语文专场研讨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小学语文“学评结合”素养课堂

二、时间地点

1.时间:2022年10月18日(周二)下午

2.地点:平阳县水头镇第二小学报告厅(新联校区)

三、活动内容

内容

主讲

13:00-13:20

签到

13:30-14:10

课例展示《梅兰芳蓄须》(四年级)

陈小春(水头二小)

14:20-15:05

课例展示《读不完的大书》(三年级)

林敏(水头一小)

15:05-15:25

专题点评

潘珊珊(水头五小)

曹思思(鹤溪小学

15:25-15:40

课例展示(试课)《爬山虎的脚》(四年级)

傅翔(水头二小)

15:40-17:00

专家引领

纪相钊(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

 

四、 参加对象

水头二小、水头一小、凤卧镇红军小学、水头五小全体语文教师及水头学区部分语文教师。

  五、其他事项

1.与会人员差旅费回原单位报销。

2.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所有与会人员出示行程码、健康码,佩戴口罩并配合测量体温。

 

 

 

 

                                      平阳县水头镇第二小学

                                2022年10月8日






泾川之秋“语文专场研讨活动(一)

23*梅兰芳蓄须

                                 水头二小  陈小春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前准备:语文书

【教材解析】

《梅兰芳蓄须》是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是一篇介绍人物事迹的记叙文,讲述的是现代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在抗日战争时期,拒绝为日本人演出的故事,表现出他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气节。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本文教学时应侧重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运用这种方法,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演戏所经历的危险和困难,感受梅兰芳蓄须明志的高尚气节。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京剧了解较少,对京剧表演师梅兰芳的生平事迹、抗战故事就知之更少。课前应先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课堂上适当补充介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戏剧大师梅兰芳,了解京剧艺术中旦角的相关知识,以便学生更好理解梅兰芳蓄须抗演的爱国情怀,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蓄、迫”等生字,读准多音字“宁、要”,借阅资料理解“沦陷、租借”等词语;

2.通过鱼骨图梳理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演戏用了哪些方法,感受他在那段时间所经历的危险和困难;

3.以《百年巨匠栏目为载体,借助相关背景资料,结合梅兰芳的言行,与文本深度对话,感受梅兰芳先生的民族气节

【教学重难点

借助鱼骨图梳理本课主要事件;用圈画关键词句的方法聚焦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演出的办法和其间遭遇的困难、危险,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受梅兰芳先生的民族气节;创设语言实践活动,感受梅兰芳先生的民族气节。

 

板块一、走近那一段历史

1.读课题,注意人物和事件之间的停顿。

2.了解梅兰芳吗?指名简单简介  

3.齐读(第一段)p99

“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在舞台上唱旦角,为了演出的需要,总是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但他的一生中,有几年却是留着胡须的。”

4.设置情景:《百年巨匠》栏目组招聘小小解说员:要先走近那一段历史

5.初读任务:自由读课文,完成学习单测评一并交流

 

板块二 走进那一些故事

(一)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泾川之秋“语文专场研讨活动(一) 

 

 

 

交流:

1.梅兰芳为什么蓄须?这么长的句子里有个词概括了这个故事——蓄须明志

蓄须明志是什么意思?

2.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3.在这个过程中,梅兰芳不堪其扰,只好回到上海。他碰到什么困难?继续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划出关键句。再尝试圈出关键词概括。

4交流。完成评价单

5.小结:蓄须明志概括了这件事。兰芳是主要人物,我们通过人物+事件来概括梅兰芳这件事。这个故事发生再1941年12月及后来的一段时间里。加上时间我们连起来说一说这个故事。

6小结学法

(二)学习第2,5、6、7段

文中除了写这个时间发生的事外,还写了1937年、1938年底、一次在梅兰芳身上发生的事件(板贴

为了拒绝给日本人演出,梅兰芳还想了什么办法?碰到哪些困难和危险?

泾川之秋“语文专场研讨活动(一) 

 

 

 

1.小组合作学习,同步评价,教师巡视让学生板贴关键词

2.交流: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合作学习的过程

3.1938年”:补充资料《看戏》片段,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梅兰芳?进一步体会文中的“虚度生命”

4.“一次”:补充“伤寒预防针”,体会梅兰芳拒演的决心。

5.现在《百年巨匠》这个栏目组正式招聘小小解说员,向观众介绍一下抗日战争时期梅兰芳的主要事迹。

指名发言,同学评价。

 

板块三 走近那一个人物

1.节目的最后这样播放到:出示第8段,问:梅兰芳之前拒演的决心那么坚定,为什么现在却迫不及待地上台?

2.补充《南京大屠杀》部分资料,进一步走进梅兰芳的内心世界。

问:梅兰芳之前拒演的决心那么坚定,为什么现在却迫不及待地上台?

3.所以梅兰芳怎能忘记这血的仇恨,齐读3句话 (出示文中3句重点句子

4.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齐读最后一段。

5.观看了《百年巨匠》这期栏目,很多网友感动万千,纷纷在节目的评论区发表了感言。你心里是否也有很多触动,请在学习单的评论区写下你的评论。指名交流

板块四  感受中国人的爱国情怀

 

自主阅读《难忘的一课》,感受中国人的爱国情怀。

 泾川之秋“语文专场研讨活动(一)

泾川之秋“语文专场研讨活动(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