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求依赖心理的读书人--随记

(2010-06-05 19:22:09)
标签:

杂谈

  

霍嘉西http://a.xnimg.cn/imgpro/icons/online_1.gif 当前在线

她已加你为好友,等待你确认

10秒完成注册同意请求

 日本学者土居健郎在[日本人的心理结构]一书中认为,“依赖”是理解日本人心理的一个线索。“一家人动辄去相互依靠,要不就是彼此憎恨。” 其实,依赖的意义非常广泛。依赖既有积极的内涵,也有中性的作用,当然还有负面的意义。

  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特别是读书人,一些真正的读书人,内心深处恐怕具有一种天然性的“依赖”情结。有的人能够把握住“依赖”,有的人陷入“依赖”。为什么那么多的读书人喜欢[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因为穷人家的孩子也都想当贾宝玉,穷人家的女孩子想当林妹妹。伟大的作家曹雪芹揭示了人类的一种普遍性--无论富人、穷人的天性中都有追求美好而自由的生活---这种情结实际上害死了无数人!为什么那么多的读书人崇拜诸葛亮---因为每一位读书人都在渴求得到知遇之人的善待和厚爱。天生我才没有用!读书人没有什么用!然而,读书人却具有普遍之用。是“无用之用”。

  人们在家庭中能否得到到依赖?在社会上能否寻找到依赖?依赖父母、依赖孩子、依赖老师、依赖社会、依赖领导---当我们今天的改革已经发展到了瓦解整个社会基础的时候,即谁也依靠不住时,是否还需要有依赖恐怖症的存在?!恐怕还是需要有依赖和寄托。精神的出路、心灵的脆弱、人生的限度,还是需要得到期许的安顿。

  当一个社会连读书人都活不下去的时候,这个社会就是进步的社会,还是恐怖的社会?!读书害死人,而人们还在让孩子们读书。读书的民族,才有希望。要为我们的孩子创造读书的空间和情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