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日本中国疫情 |
http://photo.jnocnews.co.jp/upfile/news/202101/202113121242.jpg
疫情重创日本经济产业。当然,置身于各行各业的日本“打工人”更是很受伤。残酷的现实之下,相比“发展”,越来越多的白领更加关注如何“生存”。如何活下去?想尽办法赚钱糊口就是唯一的出路。毕竟,服务行业哀鸿遍野,就连像电通、日本通运这样的巨头企业也免不了抛售总部大楼这样的无奈之举。对于众多个体,“副业”则越来越成为具有吸引力的做法。
日本ADOLOGI调查公司日前针对1000名日本人开展的调查显示,约6成对副业“感兴趣”,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副业增加收入的人则高达9成。这或只是疫情背景下日本白领心态和认识变化的一个侧面,但也反映着日本经济和职场的深刻变化。更值得玩味的是,对于向来以稳、忠著称的日本职场文化,副业热潮的悄然兴起,能否为其带来真正的积极作用。笔者认为,对于个体而言,副业作为创收乃至是“创生”的手段,毋庸置疑在疫情之下凸显重要性。但对日本社会而言,也应更加辩证地看待。
首先,副业潮或加剧民众对经济失去长远信心和期待。近年来,日本经济持续低迷,更有“疫情使日本失去更多年”的看法。整体看,日本经济在安倍晋三执政的多年里并未有太多实质起色,口号高于成效,政策止于纸面。政府持续不断通过新鲜措施为民众打鸡血,无非是希望提振对经济的自信。可事实却是,瑞穗、全日空等企业巨头纷纷对副业“解禁”,更有大型企业开始公开招募“副业人才”,中小企业员工更是趋之若鹜,折射出“当前工作或无法养活你”的危机和风险。副业或能暂时养活一个不安的个体,但却反映出日本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
其次,副业潮或撼动多年来一以贯之的日本企业文化根基。对自身所在行业、企业的坚守和奉献是日本职场文化、匠人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日本企业取得成功和名气的内在原因之一。对于重视维系这种文化土壤和人文准则的日企而言,鼓励副业无疑是对自身灵魂的冲击和考验。更要命的是,伴随副业潮的加剧,带动优秀人才和信息的跨界流动,不但会增加跳槽、离职的概率,也会导致商业机密、技术等的流失和泄露。一旦坚持多年的文化平衡被打破,长远看,带给企业的或不仅仅是看得到的损失,日本经济何去何从或也未知。
再次,副业潮也有可能引发更多社会问题。一方面,积极的副业行为在一定程度会帮助疫情等困难形势下的个体走出困境,另一方面,副业终究是“副”业,仍有绝大多数人会面临“副不能压正”的现实,必然在时间、精力等方面付出更多。日本作为一个“过劳型”社会,因职场压力导致的事件比比皆是,随着副业人员的增加,或不可避免地造成更多隐患,为面临更多经济下行压力的日本社会带来额外的不稳定因素。
副业无罪,但对于置身前所未有的发展压力、具有独特的文化特点的日本职场、社会而言,它的功过是非,恐怕只能交给时间去判定。但毫无疑问,副业潮的加剧,将为日本社会带来不可忽视的改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