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飞机制造技术突飞猛进让日本担忧“波音蛋糕”被分

(2017-07-14 08:43:04)
标签:

美国波音公司

mom

飞机制造

日本企业

中国客机

分类: 日本天天“蒋”

——日本天天“蒋”【714日(星期五)篇】

 

中国飞机制造技术突飞猛进让日本担忧“波音蛋糕”被分

  最近,美国波音公司开始正式讨论推出下一代中型客机“MOM”。随着全球飞机制造格局的激烈变化,此次“MOM”的制造厂商名单中,可能会出现中国厂商的名字。而一向与波音关系密切的日本飞机制造厂商开始惶惶不安,担心中国厂商分走自己的“大蛋糕”。对于日本的飞机制造产业来说,波音供应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用“生命线”来形容也不夸张。

  以波音公司新开发的777X型客机制造为例,2015723日,波音公司与三菱重工等5家日本企业签订了合同。5家公司承担了777X型客机主要制造部位的约21%,与此前的777型客机制造比例相当。参与制造的除了三菱重工,还有川崎重工业、富士重工业、新明和工业、日本飞行机等4家日本企业。日本航空器开发协会负责各企业的协调工作。

  在波音777777X机型的制造中,三菱重工主要负责后部及尾部机体、升降门等;川崎重工负责前部及中部机体、主轮放置部分、货舱门等;富士重工负责主轮门及机翼前部等;新明和工业负责机翼的中部及后部等;日本飞行机则负责主机翼构成部件的制造等。

  目前,波音公司每年从世界47个国家的13000多家企业购买620亿美元(约合4242亿元人民币)的部件与服务。以2014年的购买情况来看,波音公司所有产品的部件中,60%以上都从全世界采购。其中,日本企业占到了50亿美元(约合342亿元人民币)以上。2015年,日本飞机制造厂商与波音公司签订777X的制造合同后,此后5年的供应金额将达到360亿美元(约合2463亿元人民币)。

  在担心中国厂商抢占自己市场份额的同时,日本对中国飞机零部件和整机生产商的迅速崛起,也表现出了极大担忧。日本《产经新闻》55日就以“中国客机C919横空出世闯入全球客机市场”为题发表文章称,随着中国C919客机的首次实验飞行成功,除了美国发动机以外,中国已经拥有了生产所有部件的能力。而且,这种航空技术已经可以用于军事。这次实验飞行被看作展现了中国国威。虽然中国的C919离实用化还有数年,但是价格比波音737等同类机型便宜了40%以上,已经接到了570架以上的订单。如果中国的飞机零部件及整机生产实现民用化,美国的波音及欧洲的空中客车都将面临巨大的竞争与挑战。

  日本Reuters新闻网55日以“中国大型客机威胁欧美两强”为题登载文章称,生产大型客机的中国商用飞机公司手里有几张王牌。一是搭载的航空电子仪器,一是新型的设计。这些都将对波音及空中客车公司造成很大的威胁。不过,中国飞机厂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很多部件只通过了国内的安全性检测,还没有通过欧美市场的安全性检测,这将是中国飞机生产厂商走出国门的巨大障碍。

  不过,对于日本研发的MRJ支线飞机与中国的ARJ飞机谁优谁劣,日本媒体还是充满了自信。东洋经济网627日登载文章称,中国的ARJ21型飞机的开发始于2001年,而日本MRJ的开发始于2008年。这个时间之隔,对于飞机的制造会产生天壤之别。因为后开发的飞机可以采用最新的技术与材料,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升级了一代。比如MRJ使用的新一代发动机省燃料、低噪音、低排放,在经济性与环保性上可能更具优势。

  《东洋经济周刊》前总编辑胜又寿良撰文称,中国制造的ARJ21还没有取得美国联邦航空局的适航证。没有这个适航证,中国的ARJ21就是“笼中之鸟”,很难飞向世界的天空。因此,日本在这方面也拥有强于中国的优势。

  日本媒体出于“爱国心”,力挺本国支线飞机可以理解。不过,日本没有如中国一般推出“日本造”的大型客机,却是明摆着的事实。两国在飞机制造业的这种差距,将不可避免地影响波音等巨头今后划分“蛋糕”的方式,因此一场争夺全球飞机制造份额的“战斗”,迟早将在中日间打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