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蒋丰
蒋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4,695
  • 关注人气:318,24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外来民工何以能在南京打造书店街

(2011-09-07 10:47:44)
标签:

旧书店

国际大酒店

福州路文化街

琉璃厂文化街

南京大学出版社

文化

分类: 尺斋日钞录

——2011年秋中国行随笔之一

东京神保町,书店一条街。周围汇聚着150多家新书店、旧书店、二手书书店等等,它就敢自称是“亚洲最大的书店街”。我不知道多少次徜徉其中,不知道多少次在进进出出的时候情不自禁地遥想着、寻找着故土家园的“书店一条街”。我知道,今天的中国已经可以在高铁上与日本比试高低了,那么,是否愿意在建设“书店一条街”上也较量一番呢?

北京,琉璃厂文化街,或许可以称得上是“书店一条街”。上海,福州路文化街,也可以称得上是“书店一条街”。据说,杭州正在策划“书店——运河”。但其,无论从规模还是数量上,他们都是无法与东京神保町“书店一条街”相比的。

外来民工何以能在南京打造书店街

不久前,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看到一则关于南京旧书店的报道。当时没有把资料剪辑下来,心中却暗暗地增添了一份惦念。近日,到南京开会,其间打车到汉口路和中山路交叉之地,开始在那里密密麻麻的人丛中寻寻觅觅。

南京大学入门处高悬着红色横幅,上面书写着“欢迎新同学”的五个大字,横幅下面“南京大学”以及两侧“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大字,无论是镏金的还是涂红漆的,都是令人遐思的“毛体”。这里,应该是一个培育“读书种子”的摇篮啊!

几经他人指点,我首先在南京大学校门外“好又多”连锁超市里面找到一家名为“学长旧书店”。这里面,旧的教材占了大多数,明码标价:1、考研旧书、公务员旧书2—2.5折;2、旧教材、教辅3.3折;3、旧小说等2.5折左右;4、部分经济旧书4—5折。从这里,或许可以看出如今高等学府学子所走的“科举”老路吧。

外来民工何以能在南京打造书店街

从“学长旧书店”出来,我转弯进入一家名为“万象书坊”的新书店。从门前的标识看,营业时间是早9点到晚9点。这个,是日本神保町书店街里面没有一家书店可以做到的!我问了一下,这家书店已经开了5年,背后的老板是“后浪出版公司”。显然,老板深谙“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倒在沙滩上的“励志”道理。

外来民工何以能在南京打造书店街

走出淡淡香烟与书香一起弥漫的“万象书坊”,我进入汉口路的“学人旧书店”。想起刚才那家叫“学长旧书店”,就觉得他们可能是兄弟连锁店。我问了一下,结果是一点关系都没有。成为“学长”,只需要年轮的旋转积累;要做“学人”,恐怕一生都不易的。但是,“学长”与“学人”都成为旧书店的名字,应是时下南京的一绝!

外来民工何以能在南京打造书店街

旁边“唯楚书店”书店的年轻老板娘很是善谈。12年前随丈夫一起从湖南来到南京,做过许多生意,后来决定开一家旧书店。其原因是丈夫的哥哥在南京大学读书,做弟弟的无缘读书,开个书店过把瘾。凭借着开店的收益,他们在南京买了房子,落了户口,小儿子今年已经13岁,正在成为新的一代“南京人”。

外来民工何以能在南京打造书店街

“洞庭书店”里面的明亮与干净,是周围几家旧书店所没有的。书店的老板坐在柜台前鼓捣电脑,一位小姑娘欢快地把书搬上搬下,用数码相机一一拍照,然后把它传到网上。如此旧书店,大概已经不是当年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在中国留学三年期间所能娓娓述说的那种旧书店了。时代,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啊。

外来民工何以能在南京打造书店街

“复兴书店”的老板是安徽六安人。他说自己曾经到上海寻求发展,没有想到大上海容不下他这个“乡下人”。后来,转战南京,打开局面。2006年,江苏电视台《社会纵横》栏目将其书店作为“上榜品牌”报道。这位42岁的老板说自己当年在县城得到一本名著就会如饥似渴地阅读,今天,在他乡异地,梦想总算成真!

在我看来,这里是南京的“书店一条街”,尽管只有五、六家新旧书店,但这里是外来民工在南京打造的“书店一条街”。我看到附近街头一栋栋高楼正在拔地而起,看到南京大学出版社把一楼的门面房几乎都租给了教辅机构,我不知道南京市政府是不是愿意在这样的“书店一条街”上再加一点投入,让南京这样历史上产生“读书的种子”的地方能有更大的发展。(2011年9月7日上午写于南京国贸国际大酒店1111房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