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低调报道中国食品安全委原因
(2010-02-11 10:28:26)
标签:
食品安全低调《朝日新闻》产经新闻日本杂谈 |
2月10日,中国食品安全委在北京高调亮相,日本新闻媒体却是低调报道。当天,以报道速效性著称的日本各媒体的网站好像集体失语一般,并没有对此事作出过多报道。只有日本《产经新闻》网站转载了日本共同社的消息,指出中国政府设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由15个政府部门组成,李克强副总理出任该委员会的第一把手。《日本经济新闻》则是在2月11日做了一个豆腐块式的报道。
我针对于此联系了日本《朝日新闻》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记者,他表示:日本媒体之所以没有对此事做过的报道,显示出日本对中国的一种不信任。日本认为在“毒饺事件”发生两周年之际,这个问题还没有一个水落石出的结果,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结果。今后,日中关系的热点之一或许就是食品安全问题。
2007年1月31日,日方向中方通报了日本消费者疑因食用可能受到甲胺磷污染的中国产冷冻水饺出现食物中毒的情况。而在所谓“毒饺事件”两周年的前后,日本各大媒体都做了大量的报道。1月31日的日本《产经新闻》报道了日本外相冈田克也1月26日在会见记者时的发言,称“在有关日本人对中国人的好感度调查中,女性的好感度低于男性的好感度,这是不是因为饺子事件的影响呢?”由此暗示所谓“毒饺事件”在日本国内还留有浓厚的影响。《朝日新闻》在报道中指出,“毒饺事件”发生以后,日中双方为此进行了多次高层次的接触,双方外交部长以及政府首脑会谈中都曾经谈及此事。现在,问题的真相虽然还没有查出来,但双方在2009年10月已经同意围绕食品安全问题设立部长级会议,今年2月还达成共识,今后有可能同意日本有关方面到中国大陆的食品、添加物、婴幼儿玩具等生产企业进行检查。这意味着日中在食品安全问题方面已经开始合作。《日本经济新闻》则指出,去年年底,中国公安部负责侦查“毒饺事件”的“指挥官”已经更换,此事已经不可能有结果了。这件事情发生以后,日本国内特别是学校在饮食方面更加重视“日本产”,从另一个角度促进了日本蔬菜业等的发展。日本NHK电视台在报道中指出,日本人的饭桌上,有96%的食品来自外国。也可以说,日本人的饭桌上已经离不开中国,今后日中如何在食品安全方面加强合作并且建立信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所有这些,折射出日本媒体低调报道中国食品安全委成立的背景。恰在今日,日本丰田、本田等制造业也在质量上出现了问题,这些问题也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人身安全。汽车的质量与饺子的质量,是不可相提并论的。这大概也是日本媒体低调报道中国食品安全委亮相的另外一个原因吧。(写于2010年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