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制造”不再是“高质”代名词

(2010-02-11 08:48:25)
标签:

日本制造

代名词

日本汽车

丰田

本田

汽车

“日本制造”不再是“高质”代名词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黄鼠狼专咬病鸭子”。丰田“召回门”风波还在迭起之中,日本汽车制造业的另一位“大腕”本田也在2月10日宣布将召回在美国售出的包括雅阁、思域等7款主打车型,原因是发现驾驶座安全气囊弹出时可能导致相关零件飞散,致人受伤。此外,本田在加拿大、日本也将召回存有类似安全隐患的车辆,召回总数约为43万7,763辆。其实,在此前的1月29日,本田已经宣布,因电动窗按钮存在缺陷可能导致起火,将在北美、欧洲和亚洲等地对约64.6万辆汽车进行修理。只不过上次是“就地修理”,这次是“更换新车”。“日本制造”不再是“高质”代名词

“本田和丰田同时重叠在海外出现召回事件,看起来是偶然的,实际上却不是这样。”日本芝浦工业大学汽车工程学教授古川修说得比较透彻。他认为,日本已经进入一家两台汽车的时代,国内的汽车市场基本上处于饱和的状态。为了维持发展,日本汽车制造厂商都急于开拓海外市场。这其中的急躁心理,让他们会忽视质量。另外,他们内心中可能还有在海外把质量降低一点也无妨的想法。我在日本就听说过这样的说法:“把现存的技术含量降低两分,把现有的价格降低一半,日本货就可以走遍全世界。”这样,带有歧视性地降低产品质量在跨国公司不断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能不承认,在海外,“中国制造”是“价格便宜”的代名词;“日本制造”曾经是“品质优良”的代名词。但是,我相信如同GDP在中日两国之间的序位可以发生变化一样,中国产品质量和日本产品质量最终也会发生变化。如今,“日本制造”与“高质”正在渐行渐远,如同《读卖新闻》指出的那样,丰田以及本田接连发生的“召回门”,导致日本制造业的基盘下沉,让全世界从此对“日本制造”产生疑问。我还注意到,为了挽回不良影响,日本丰田汽车公司老板丰田章男2月9日在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表署名文章,表示在这次“召回门”事件中自己“作为社长是应该承担责任的”,今后一定要在世界上生产“品质最好、安全最好、信赖最好”的汽车。态度看起来不错,但我不明白丰田同时在美国、加拿大、中国、欧洲“召回”,为什么只向美国顾客道歉呢?

“日本制造”不再是“高质”代名词

最新出版的日本《财界》月刊在题为“丰田问题的教训”一文中指出,为了降低成本和开拓市场,丰田等日本汽车制造商们积极推进“现地生产”,但是,在现地管理方面、在与当地政府对话方面、特别是在对待消费者反映方面,都比生产流水线的建设要落后许多。这样做的结果,最终有可能导致成本的增加,更有可能导致“日本制造”的全军覆没。当然,日本不愿意走向这一步,作为消费者,我们也不愿意日本走向这一步。(写于2010年2月11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