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法务大臣死刑问题上风陈德通日本杂谈 |
英国毒贩在中国被判死刑,引起了一场渲染大波。死刑的存废问题,也再次成为人们话题。这个问题,在日本也是近年来焦点话题之一。2008年6月,日本麻生政权的法务大臣鸠山邦夫因为核准了13名死囚的死刑,还被《朝日新闻》讥讽为“死神”。对此,鸠山在记者会上说:“实施极刑虽然会使心情难以平静,但我认为不管多么痛苦,为了社会正义也必须这么做。”他同时敲着桌子大声说:“司法部门经过了慎重判断,法律也有规定。我是在痛苦抉择之后才决定执行死刑的,难道说他们是被死神带走的吗?”现任民主党新政权的法务大臣千叶景子则被称为“人权派大臣”,是一位坚决的死刑废除者。她表示,自己在任期间绝对不核准一例死刑。
说到这里,我又要说到去年7月28日,在日中国人陈德通(41岁)因为杀害三名同胞后在东京监狱被处以死刑。据悉,这是日本战后第一次对犯罪的中国人执行死刑。他这个案子是1999年5月犯下的,拖了整整十年,落得了这样一个结果。8月30日日本大选,9月16日本民主党新政权上台。如果是碰到现在这位法务大臣,陈德通还可能多活些日子。唉……目前,日本监狱在押的中国死刑犯还有4人,他们的最终命运将如何呢?
细观日本,在死刑问题上虽然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但从总体上看,死刑存续派的观点还是占了上风,并受到多数民众拥护的。这也是日本死刑得以维持的重要基础。此外,日本的死刑与其它国家死刑不同的是,日本执行死刑的时候不是实施枪决,也不是实施注射刑,而是采用封建野蛮时代流传下来的绞刑。因此,不少专家认为,与其谈论缺乏现实基础的废除死刑问题,不如讨论如何改变目前的死刑执行方式,至少在这个死刑执行方式上日本应先与西方发达国家取得一致。
日本死刑存续派从现实的角度和法律的角度坚持死刑应该持续的立场。从现实的角度出发,他们认为如果废除了死刑制度,凶恶犯罪就会增加,由此而影响到一般市民的正常生活乃至生命安全,因此,为了维护正当的公共秩序,死刑制度的存在是合理的。从法律的角度考虑,他们认为在日本的确发生过死刑误判事件,但那多是发生在1945年战后的混乱时期,是刑事司法手续不健全导致的。在今天,日本的司法手续已经相当完善,误判的危险也就不复存在。同时,严格的复审制度也是其救济方法。假设万一出现了误判,从为维护社会制度的角度考虑,也是不得已的少数。误判不仅仅是死刑犯罪的问题,在所有的刑罚中都会存在,既然这样重视误判的危险,不允许在其他刑罚中出现误判,那只好否定所有的刑罚了。(修改于2010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