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民窑官窑清水寺二奶黄集伟日本文化 |
分类: 尺斋日钞录 |
【2009年12月12日】
12月12日,回到北京在时尚书廊参加旅日华人萨苏和中国大陆出版人黄集伟的新书发行会。萨苏的事情明天再谈,因为我与黄集伟是“焉知二十载,重聚时尚廊”。仔细一算,岂止二十载,毕业后就没有见过面,只是不时地在媒体上见字。用赵本山的话说,“眼一闭,再一睁,一夜过去了”,四分之一世纪就这样过去了,还好,与“眼一闭,没再睁,一辈子过去了”,还应该有一点距离的。
25年未见,黄集伟已经搞出了7本“语词笔记”——《请读我唇》、《媚俗通行证》、《非常猎艳》、《冒犯之美》、《习惯性八卦》、《小规模荡气回肠》,还有就是今年这本《年代剧
每年的每天,从各种各样的媒介里面去寻找可以反映“年代剧,内心戏”的词语,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解玺璋老师说黄集伟的阅读量应该以“吨”来计算,他的作品也因此被称为“民窑”作品。是啊,“官窑”的作品都是摆放在紫禁城里面的,“民窑”的作品才可以散散在民间。当然,越是“民窑”有的时候越是要想方设法仿制“官窑”。不过,黄集伟不是这样的。
黄集伟自己讲,如今每个星期三基本把一个星期的“词汇”收集完毕,星期五晚上最为焦虑,因为星期六要向5家纸媒发稿。人家要1000字,他一般交2500字,供人家选择。凭此,我就说他没有仿制“官窑”,是地地道道的而且也愿意做地地道道的“民窑”工匠。
我们尽管在一所学校,但专业不同。黄集伟是学中文的。学中文的人大都有一种语文上的“洁癖”,就是看不得不规范的语言文字,总想为捍卫它的“纯洁性”挺身而出、浴“字”奋战。黄集伟走了一条偏路,专门在不规范里面做文章。结果,引出另外一番影响。我注意到中国的语言学者最近也开始“正说”流行语了。他们从“范跑跑”、“郭跳跳”、到“楼脆脆”、“管破破”等,总结出“ABB式重叠流行词”现象。从“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归纳出一个流行语框填式结构“____,____喊你_____”。他们认为,流行语影响着一段时间内的焦点话题和言说样式,构成一个时段记忆。关键是,他们不再对“流行语”嗤之以鼻了。
我和黄集伟交流日本“民窑”对汉字的“折腾”。因为每逢岁末,日本一些机构都喜欢评选最能概括社会景观的“年度自造成语”或者“年度汉字”。比如,日本住友生命保险公司在12月10日就推出了反映本年社会变化的最为流行的“自造成语”——“一票两断”,表现出今年8月30日选民们在自民党和民主党之间“一刀两断”的抉择情景。12月11日,日本汉字检定协会在京都的清水寺就公布了2009年日本年度汉字为“新”字。清水寺的老住持森清范也挥毫书写出一个大大的“新”字。日本民间这种对汉字的“嘉年华”,倒也让人看出,只要“官窑”干“官窑”的,“民窑”干“民窑”的,一种繁荣的“浮世绘”也会出现。
晚上静心翻阅黄集伟的新作《年代剧
■反二奶同盟
某日,日本《读卖新闻》报道说,中国一些遭遇丈夫遗弃的女性近日成立旨在“消灭情人、严防二奶”的“反二奶同盟”组织。该组织的全称是“中华全国民间反二奶同盟会”,该同盟会于今年年初成立,挑战对象是那些包养二奶的腐败官员。
该组织发起人为家住西安的张玉芬,目前有年龄跨度自30至60岁的16名成员。这16名成员都先后深陷与包养情人的丈夫的斗争漩涡之中,张本人曾先后11次以重婚罪对丈夫提起诉讼,均因证据不足未获支持。
■集极时代
语出日本《外交论坛》月刊2008年7月号,原文标题为“集极时代——21世纪美国外交和八国峰会的走向”,作者春原刚。文章认为,到了21世纪的今天,外交精英对现实的认同是,美国不可能再回到“单极支配”状态,应以这种新的现实为前提,建立以美国为中心、集结多个中小规模“极”,汇聚各“极”为力量的新世界体制。文章预言,未来世界既非“单极”又非“无极”,即将到来的是“集极”时代。
■朋友为零,可以交谈的人为零
据《国际先驱导报》报道(作者张石),2008年6月8日中午12点半左右,东京都千代田区秋叶原车站突发街头杀人案,凶犯为25岁的下岗青年加藤智大。这次街头杀人案前后5分钟时间,有17人受伤,其中7人送医后死亡。
凶犯加藤智大热衷电玩,内心孤独。此前,他曾在网络上写过这样的话:“朋友为零,可以交谈的人为零。”“世界上有人需要我吗?没有!”“自己就是垃圾。”“高中毕业后8年来的人生完全是失败的”……为此,他痛恨所谓“成功人士”:“所有成功的人都死掉吧!”
与秋叶原杀人案相关词语群庞大,如御宅族、无差别杀人事件、电玩青年、点击、虚拟世界、终身雇佣制、留言、罪恶感钝化、删除等,很多。
之所以摘取这三条,我是想说:黄集伟,高!实在是高!
第一“高”在引用日本民间语文说中国的民间事情;第二“高”在关注日本“官窑”语文,反映时代变化;第二“高”在旅日华人的语文作品也进入作者的视线。
显然,黄集伟的“汉语圈”正在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