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小皇帝教育法”值得学习
(2009-10-18 12:49:41)
标签:
书法小皇帝明史教育法张居正日本教育 |
分类: 尺斋日钞录 |
【2009年10月18日】
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曾经“立志”学习明史。记得当时师从的陈继珉先生指定我先读吴晗的《朱元璋传》和朱东润的《张居正大传》。于是,我先读《朱元璋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5年2月第一版,1979年4月北京第三次印刷),后读《张居正大传》(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11月第一版,1981年8月第二版)。说来可怜,这就是我学习明史的两本基础性读物,或者说这就是我的明史基础知识。
我们这一代人正逢独生子女“国策”强力推进之时,因此我只有一个儿子。到了日本以后,经常被问到中国为什么推行独生子女政策,被问烦了时候就说:“为了避免将来向日本大举移民。”问者眉头一皱,无语。倒是和新华侨华人谈论起对“小皇帝”教育的时候,常常让我想起张居正。
提起张居正,人们一般只注意他的改革大业——“一条鞭法”等的实施,其实他用心做小皇帝万历老师的事情更值得一书。因为张居正教育的不是带引号的小皇帝,而是货真价实的小皇帝,当时只有10岁。相当于今天小学4年级学生。
张居正对小皇帝进行教育的时候采取了“兴趣教学法”。据《明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出版,内部发行,1977年2月第一版)卷六十一记载,为了让小皇帝能够有滋有味地学习,张居正送给了他一套连环画《帝鉴图说》。当时,小皇帝“喜动颜色”,马上起立,让左右为他打开连环画,“居正从旁直陈大义,上应如响”。结果,小皇帝一高兴,立即“赐居正银币”。
张居正对小皇帝进行教育的时候,也曾经采取过“启发教学法”。近日偶看南京师范大学郦波副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上讲述的《风雨张居正》的光碟,得知此事。据说,小皇帝很喜欢张居正的书法课。其实,我们小的时候也很喜欢书法课,当时叫大字课,先是描红模子,后是练习写大字。给同学脸上来一笔,是我经常干的事情。所以,我的书法糟糕透顶。小皇帝就不一样了,聪明,写了两个大字,得到张居正的夸奖,谁料,接下来居正老师话题一转,说“一个皇帝,有一些爱好是可以的,但决不应该在书法这些艺术领域上有太大的偏好,否则精力就不会放在励精图治与治理国家上,你看当年的宋徽宗,书法独步天下,可是玩物丧志,最终丢掉了大好河山,做了亡国之君,前车之鉴啊!”第二天,小皇帝就自觉地要求取消了书法课。
这么说来,今天华人华侨在教育身边的“小皇帝”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向张居正老师学习一番呢。当然,熟悉明史的朋友可能会问,老师如此优秀,后来作为学生的万历皇帝为什么会向老师翻脸呢?我说,这个问题如同日本这个中国大唐时期的优秀学生一样,进入明治时期就向老师翻脸,发动了一场学生打老师的战争一样,不是一句两句可以说清楚的,留着以后再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