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腊肉豆丝煮糍粑

(2012-12-15 07:54:49)
标签:

荷包蛋

开始了

石磨

口袋

师傅

分类: 花样主食






腊肉豆丝煮糍粑
 
 
 
 
 
真是想什么就来什么,这不,才念叨着想吃家乡的豆丝,有朋友就送来一包.
 
连续2天的早餐都是它了.
 
配上糍粑,腊肉,洒上胡椒粉,适合这时候的天气啊,一碗下肚,从上到下都暖和了.
 
 
 
关于豆丝
 
豆丝(武汉及湖北大部分地区叫豆丝、黄冈叫豆膏、鄂州叫饼渣)是湖北的一种特产,这么说可能有点不准确,因为它是经过加工得来的,豆丝就是用大米(也有用碎米,俗称细米)加一定比例的黄豆或绿豆经过浸泡,然后磨成浆,摊成饼,切成丝,再经过一整天的晾晒而制作成的半成品食品,晒干后的豆丝可以存放很长时间。
 
 

生活在武汉的人大部分都吃过豆丝,做为这种湖北民间小吃起源已不知如何考证了。

豆丝,一是它做起来简单,本是熟的,只需加进油填以水相煮即可;二是节省柴火,家乡贫瘠,年年为烧柴发愁,而煮豆丝来得快;三是方便,农村家庭人口多,吃饭时,人不一定能凑齐,时常有两三人要先吃或后吃,于是一趟一趟地煮。

家乡把做豆丝叫打豆丝。打豆丝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秋后,一年的劳作已基本完成,于是打豆丝开始了。在大米中掺入黄豆(大约十比一),浸泡半日,以石磨磨成浆,这磨浆大概需要一整天,因为一两担大米加黄豆是要时间对付的。第二天,开始整理炉灶,刮净锅烟为打豆丝做准备。请来烧火的,请来切豆丝的,烫豆丝的“掌勺”师傅更是请来的。早晨烫豆丝开始了。
农村一灶两锅。拿出早已备好的松针,将火烧得旺旺的,师傅舀一瓢浆在锅四周一旋,以掀壳(海贝壳)掀开,盖上锅盖,再在另一口锅里又旋出一张。这时第一张豆丝也就熟了,师傅双手揭起放在倒过来的米筛上,让小孩端出,铺在木板上,待凉,再切成细丝。

摊豆丝是一天的活,那么中午的一餐就请大家吃热豆丝好了。这种现吃的豆丝不用切,一人就可吃一整张,在锅里烫时要多给油,要两面烫烤,把皮烫得黄亮黄亮的,再包上酸菜,吃起来味道真香。至今想起来仍直咽口水。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晒豆丝。
秋末冬初,太阳“温柔”,就是遇上好太阳,豆丝也得晒上三五天。家里面积小,无法摊开,于是家人挑上豆丝到一二里外的山中“晒石”上晒。晒石是经村里人选择地形开掘而成的,即揭去土表,劈出大块而平展的石面。这晒石有半面山大,而且向阳。有晒豆丝自然就有“照看豆丝”,这是孩子们爱干的活。几家孩子在一起照看豆丝不仅好玩,更重要的是大家还可吃到另一种豆丝,即以石搭灶,用薄石片做锅,就地取来干丫毛做柴烤豆丝。这烤豆丝又脆又香,直接用手抓着吃。烤不厌多,吃不完的装在衣服口袋里,随时记起,即可摸出一把来。
 
 
 
 
 
 
腊肉豆丝煮糍粑
 
材料:干豆丝,腊肉,糍粑,乌鸡蛋
 
调料:白胡椒粉,盐,干贝素
 
做法:
 
1,干豆丝用水浸泡10分钟,方便煮软.
2,糍粑切小块,腊内切片.
3,热油锅爆香腊肉至透明.
4,倒入水煮沸,下入豆丝.
5,再次煮沸后下入糍粑.
6,调入调料,打入荷包蛋.
 
 
 
 
腊肉豆丝煮糍粑腊肉豆丝煮糍粑腊肉豆丝煮糍粑腊肉豆丝煮糍粑腊肉豆丝煮糍粑腊肉豆丝煮糍粑腊肉豆丝煮糍粑


 
 

腊肉豆丝煮糍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