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车文
从小至今,一直对三国情有独钟,遥想当初,群雄并起,魏、蜀、吴天下三分,展开一场浩瀚无比的英雄史诗大剧。转眼当今世界车市,岂不神似三国时代,美、日、德三大车系垄断着大半个世界车市,早已呈现三足鼎立之势,彼此之间博弈斡旋,明争暗斗,好一番“盛世繁华”。

中国自主品牌如何在三方割据之中崛起一路诸侯,甚至挑战这一三足鼎立的格局,就显得任重道远了。纵观现今中国市场,虽09年就已问鼎世界第一大产销国桂冠,但其中自主品牌份额又有几何,想必众人心中自有定数,毕竟它不是姑娘,不代表搞大了就会成功。低端市场我们的表现已经足够抢眼,但终究只是薄利多销,根本无法撼动整个行业的格局,如此之下,寻求新的发展渠道就显得刻不容缓。
都说得中级车市场者得天下,这是整个行业的共识,自主品牌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从上汽收购英国罗孚推出了荣威和MG两大品牌双管齐下,到一汽奔腾借助马自达6平台进行开发,直接切入中级车市场,这些都是自主品牌发展道路上很好的尝试,变现虽谈不上惊艳,却也可圈可点。如今吉利发展了帝豪,奇瑞也推出了瑞麒,甚至广汽吸收了从菲亚特购入的阿尔法罗密欧166车型底盘技术开发的第一款自主品牌中级车传祺也于近期下线。这些都将成为我们角逐中级车市场的最大资本。
当然,中国自主品牌要想寻求更大发展,则必须进行战略转型,在技术创新中,让企业从突破走向超越。毕竟随着国内车市的日趋火爆,自主品牌都处于一个高速的发展时期,短时间内多款新产品投放市场、多个新基地建成投产、多种新业务投入运行、多个子品牌同时发力以及兼并收购和国际化战略的快速推进,对人才数量、质量及创新能力的要求都在不断提升,促使整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如此之下,为了达到品牌价值的快速提升,以确保足够实力挑战欧美车系,注重企业人才培养显得刻不容缓,毕竟技术的创新离不开人才的创新。
如今的中国自主品牌在很多包括技术的细节上已经足可以挑战日韩车系,在车市日益火爆的今天,把握好这一契机,迎接挑战,未来自主品牌立足于中级车市场其实并非神话。(文/车文)
更多精彩请关注: 车文的汽车博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