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产业规划不能随大流

(2023-12-11 20:01:51)
标签:

杂谈

       12月6日《新闻联播》发了一则消息:国家正在超前培育6G应用生态。所谓6G就是第六代移动通信标准,中国正在加快推进6G技术研发与创新,2030年左右实现商用。6G网络将是一个地面无线与卫星通信集成的全连接世界,6G网络不仅会比5G更快,还会推动移动通信与人工智能、感知、计算等领域融合发展。
       这则新闻用了超前培育的提法,是非常契合现实情况的;从移动通信的发展现状来看,5G的应用也还远远没有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6G的研究与发展显然具有提前布局的意味,但这样的超前培育又具有非常重要的必要性。今年6月,国际电讯联盟完成了《IMT面向2030及未来发展的框架和总体目标建议书》,汇聚了全球6G愿景共识;其中,中国提出的5类6G典型场景和14个关键能力指标全部被采纳。这充分说明,中国的6G研究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中国如果在这项前瞻性研究上取得突破并成功商用,就可以领衔推动形成6G全球统一标准,并将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6G的培育发展早已成为国家战略,它也反映了一项新技术的突破会加快产业的创新步伐,实现产业的升级发展,并带来产业链竞争力的整体提升,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活力。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对产业发展规划也高度重视,大体是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新兴产业,关注引导发展未来产业。这样的发展思路本没有什么错,但问题是各地政府都想让自己成为高大上产业的拥有者,结果造成各地的产业规划都大同小异,无非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互联网、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等。其实,产业规划不是凭空想象,更不是白日做梦,要考虑自身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以及人才科技教育资本储备情况,不能好高骛远、盲目攀比。
      通信技术之发展能有今天的成就和底气,也不是一蹴而就、一个晚上建成的,每升级一个G几乎都要花上整整十年的努力;只要看看各大通讯企业拥有技术人员的数量和每年的科研经费占营收的比例,就可以看出发展6G的艰难程度了。各地政府在贯彻国家战略的时候,要精准制定产业规划,慎用产业引导资金。如果产业规划出台了,就要一如既往地执行到位,不能动辄改变规划,如翻书一般随意。其实,地方政府更应该把精力放在营造优质营商环境上,让自己的城市成为人才洼地、科技洼地,让创业主体舒心活跃,就一定能有所作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贵州酱香之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